《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出處】宋·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譯注】我想乘風飛回天上,又怕月宮太高太冷,我受不了那里的寒冷。又:一作“惟”。瓊樓玉宇:指月中宮殿。不勝:忍受不了。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高峻之處清寂寒冷的景象,或形容向往高處,但又害怕那里高聳清寒,適應不了。[例]我們邊走邊看,抬頭見高入云端的塔頂上,有女工的矯健身影。聽說,她們是乘六十四米高電梯登上“天宮”的。我仰首而望,蘇軾那“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之句,一下闖入胸懷! (任遠《淄博行》)二、用以比喻想實現某一愿望,但又怕因此遇到種種困難,自己不堪重負,或達到目標后,又面臨新的困難。[例1]“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當陳先樞用刻刀在石方上鑿下這一行字句時,他的心底深處有一種抽搐的陣痛。……為了完成這一“工程”,他需要掌握大量的數據和資料,而要得到這一切,又談何容易! 他是一名普通工人啊! 一樁樁令人難堪的往事,深深刺傷了他的自尊。(林曉光《廢紙箱里的世界》)[例2]閩清縣城關一位退休老工人感慨地說:“現在物價上漲,學校交費上漲,培養兒子上大學,需要摔鍋賣鐵呀!”學校是廣大工農子女向往的“瓊樓玉宇”,但身在其中,不少人又覺得“高處不勝寒”。(黃昭強、林虎《升學并非都瀟灑》)
上一篇:《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