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肥裁匆馑紎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列傳》引漢代民謠
【譯注】京城中的婦女喜歡梳高高的發(fā)髻,各地的婦女便爭相仿效,發(fā)髻梳得有一尺高。城:城里或指京都。髻(jì):盤在頭頂或腦后的頭發(fā)。四方:京城以外的各地或指城郊、鄉(xiāng)村。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人們在服飾打扮等方面愛模仿大城市的人,或形容跟著別人趕時髦。[例]中國人有一種兒童般的模仿心理,學別人,一窩蜂。這是有傳統(tǒng)的:“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紅海洋,綠軍裝,雞血療法,喇叭筒褲……直至今天女孩子們腳下盡著駱駝底子鞋。(蔣子龍《比手機》)二、用以比喻上級愛好什么,下面的人也跟著愛好什么,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例]“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城中好廣袖,四方全匹帛”。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可不慎乎! 我們現(xiàn)在于黨群之間、干群之間、上下級之間,總是要求于黨員,要求于干部,要求于領導特別是高級領導更嚴一些,應該也就是這個道理。(王荊《司馬徽為何成為“好好先生”及其他》)
上一篇:《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