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出處】唐·白居易《琵琶行》
【譯注】琵琶聲漸漸停歇,平靜中卻別有一種幽愁暗恨,這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啊。幽愁暗恨:心中潛藏的哀愁怨恨。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音樂或其他文學藝術中的留白、含蓄起到了意在言外,余韻無窮的特殊效果。[例]白樂天詩句云:“別有幽情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以無勝有,含蓄之致也?;ㄏ财涑蹙`,眉憐其淺顰,可以為例。(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二、用以形容在某些場合,沒有聲音、語言更能表情達意,更顯得意味深長。[例]一位遲到的學生,“砰”的一聲,用腳踢門而過,教師連眼都不看一下,照樣上他的課:“柴門久不開,叩門人還是輕輕地叩、輕輕地叩,足見叩門者的風度是多么的高雅!”講到此,看了一眼那踢門而進的遲到的學生,一切盡在不言中。設想,此時老師如果暴跳如雷,效果一定會比這好嗎? 白居易的“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說的也是這個道理。(魯玉清《班主任要善于當好學生的助手》)
上一篇:《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