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自我的名言名句大全
世人們很少了解自己; 對一個人來說,了解自己是異常困難的。
[古羅馬]西塞羅《論演說術(shù)》
自信是一種感覺,有了這種感覺,人們才能懷著堅(jiān)定的信心和希望,開始偉大而又光榮的事業(yè)。
[古羅馬]西塞羅《修辭學(xué)的創(chuàng)新》
一個人假如大家都對他十分了解,而他自己對自己卻至死仍一無所知,那么,這死亡就像千斤重?fù)?dān)壓在他身上。
[古羅馬]塞內(nèi)加《提埃斯忒斯》
愛自己的人是沒有情敵的。
[古羅馬]西塞羅《致弗拉特利姆五世的書信》
人們跟自己最親,對自己最愛。
[古羅馬]忒壬斯《安德羅斯女子》
我就是我自身的主宰。
[古羅馬]普勞圖斯《商人》
沒有自知之明的人徒有其智。
[古羅馬]西塞羅《論責(zé)任》
你如何看待自己遠(yuǎn)比他人如何看待你重要得多。
[古羅馬]塞內(nèi)加《致魯西流書信集》
我憎惡沒有自知之明的智者。
[古希臘]歐里庇得斯《殘篇集》
“人貴有自知之明”是愚蠢的,“明于知彼”之說才更富有實(shí)際意義。
[古希臘]米南德《思拉西利昂·殘篇》
尊重上帝要先于圣人,尊重英雄要先于常人,尊重父母要先于他人,然而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
[古希臘]畢達(dá)哥拉斯《金玉良言》
有一種勝利和失敗——最輝煌的勝利和最悲慘的失敗——不是掌握在別人手中,而是操縱在自己手里。
[古希臘]柏拉圖《法律篇》
自知的人是最聰明的。
[英]喬叟《坎特伯雷故事·牧師的故事》
如果人們都能輕易地做到“明于知己”,那么這句至理名言就不會被奉為神圣的訓(xùn)誡了。
[古羅馬]普盧塔克《希臘羅馬名人比較列傳·狄摩西尼》
人應(yīng)該了解自己,而了解自己也是世界上最難的課題。
[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有自知之明的人常常轉(zhuǎn)動心中的明鏡鑒照自己。
[英]塞·巴特勒《休迪布拉斯》
一般說來,多講自己的過失比夸大自己的功勞要有益得多。
[英]托·卡萊爾《隨筆集·時代的標(biāo)志》
別像高傲的蠢才那樣去責(zé)難可憐的人,譏笑頭腦簡單的人,挑剔他人的毛病,而要多找找自己身上的缺點(diǎn)錯誤。
[英]羅·阿謝姆《對沃里克勛爵的仆人的忠告》
自知會使你擯除虛榮心。
[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我們的全部學(xué)問就是了解自己。
[英]蒲柏《人論》
自愿把自己的缺點(diǎn)錯誤公布于眾,是極為罕見的睿智的英雄行為。
[美]喬·桑塔亞那《短文選》
光越強(qiáng),我們越能看清自己的不足。
[法]費(fèi)奈隆《致婦人的宗教書信集》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個秘訣。[美]愛默生《社交與孤獨(dú)·成功》
自信是從事大事業(yè)所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
[英] 塞繆爾·約翰遜《約翰遜文集》
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這就是真正的知識。
[美] 梭洛《沃爾登》
我原以為我無所不知,但我現(xiàn)在承認(rèn),我知道得越多,我知道得就越少。
[英]羅·歐文《羅·歐文文集》
自知者決不是愚人,他們已站在智慧之門的門檻上。
[英] 亨·哈·埃利斯《觀點(diǎn)與評論》
自信是英雄主義的本質(zhì)。
[美]愛默生《論文集·第1輯·英雄主義》
一受了拂逆,就不能控制自己的性子,那時候他心里想到什么便要說出口來。
[英]莎士比亞《科利奧蘭納斯》
意識到了自己的無知就是向知識邁進(jìn)了一大步。
[英]本·迪斯累里《西比爾》
不要以自己的見解為尺度來衡量自己,而要讓是非的準(zhǔn)繩明智地判斷自已的曲直。
[英]托·布朗《基督教徒的德行》
了解自己是自我寬慰的傳統(tǒng)形式,逃避責(zé)任是浪漫的做法。
[美]喬·桑塔亞那《論學(xué)說》
如果我們?yōu)槿苏保ぷ髑趭^,就會得到人們的稱頌; 然而得到自己的贊許卻有百倍的意義。遺憾的是,得到自己的贊許的途徑至今尚未找到。
[美]馬克·吐溫《傻瓜威爾遜的新日歷》
假如你要了解自己,那就請觀察他人如何行動;假如你要了解他人,那就請窺視自己的心靈。
[德]席勒《獻(xiàn)碑銘文·澤尼恩》
人雖然不能成為萬國之王,但應(yīng)成為自身的主宰。
[英]沃頓《幸福生活的特征》
沒有能力駕馭自己,又怎么能統(tǒng)治別人呢?
[法]拉伯雷《文集》
自尊,自知,自制,只有這三者才能把生活引向最尊貴的王國。
[英] 丁尼生 《奧伊諾內(nèi)》
缺乏自知之明是最愚昧的。
[法] 盧梭《愛彌兒》
什么樣的戰(zhàn)斗比克制自我更殘酷?
[德] 托馬斯《效法基督》
人的自制猶如火車的制動閘。當(dāng)你發(fā)現(xiàn)方向錯了,用它是有益的; 如果方向正確,用了它卻是有害的。
[英]伯·羅素《婚姻與道德》
勇敢的戰(zhàn)士們——因?yàn)槟銈兌际窍蚰銈冏约旱母星楹鸵磺兴资赖挠麏^勇作戰(zhàn)的英雄。
[英]莎士比亞《愛的徒勞》
支配別人的人應(yīng)該是這樣:
他必須是統(tǒng)治自身的帝王;
在這個王國里,在被征服的意志上,
建立起至高無上的王位,在這只有一個人的國度里,
消除希望與恐懼造成的混亂迷惘。
[英]雪萊《十四行詩·政治的偉大》
一個有動機(jī)作用的道德訓(xùn)條,它之所以能起作用,只是由于它對人的自愛起了作用。
[德]叔本華《愛與生的苦惱》
只有自身有價值的人,才會了解他人的優(yōu)劣所在。
[德]叔本華《生存空虛說》
人應(yīng)該了解自己,不要讓上帝來審視你;
人類研究最適當(dāng)?shù)恼n題就是人類本身。
[英]蒲柏《人論》
神圣的天國就在我們自己身上,誰有自知之明誰就能發(fā)現(xiàn)它。
無名氏《基督教新諺》
要知道,能在困境中保持自強(qiáng)是多么令人崇敬呵!
[美] 朗費(fèi)羅 《群星之光》
能把握住自己的人很快就能控制別人。
[英] 托·富勒《箴言集》
能主宰自己的人要比別人高尚三倍。
[英]菲·弗萊徹《破壞狂們》
明智地克制自己就是有力量的表現(xiàn)。
[英]詹·拉·洛威爾《老榆樹下》
自重是一個人可穿著的最華貴的衣飾,它能激起人們最高尚的情感。
[英]塞·斯邁爾斯《自助》
自愛是最大的諂媚者。
[法] 拉羅什弗科《箴言錄》
自愛者方能為人所愛。
[法]蒙田 《隨筆集》
自愛比盲目更傲慢;它不是要我們隱瞞自己的短處,而是勸我們逃避他人的指責(zé)。
[英] 塞繆爾·約翰遜《漫步者》
自愛比戀愛更加狂熱。
[法]盧梭《愛彌兒》
若一個人認(rèn)識最內(nèi)在的真正自我,他必然愿意以一身承擔(dān)生存以及全世界的痛苦。
[德]叔本華《愛與生的苦惱》
每個人身上所具有的,首先是強(qiáng)烈的自我中心主義,這種自我中心主義以最大的自由突破公理和正義的約束,像日常生活中小規(guī)模表示的及歷史上各時期大規(guī)模表示的一樣。
[德]叔本華《人生的智慧》
忠實(shí)于自己是一個人的幸福所不可缺少的。
[美]潘恩《理性時代》
一個自重的人恰似身著盔甲,任何東西都無法將它戳穿。
[美]朗費(fèi)羅《米開朗基羅》
自重是第二信仰,是約束萬惡之本。
[英]弗·培根《新大西島》
因自尊心受損而萌發(fā)的怒氣是冥頑的,直到最終也減退不了半分。
[美]喬·桑塔亞那《短文選》
既要自尊,又要自鄙。
[英]愛·楊格《夜思》
“自尊”比起那“自卑”來,可不算是最嚴(yán)重的罪惡啊!
[英]莎士比亞《亨利五世》
愛己是人生羅曼史的開端。
[英] 王爾德 《理想丈夫》
自愛喚醒善良的心靈,猶如一石擊破湖面的平靜。
[英] 蒲柏 《人論》
建立在正義與正確之上的自尊往往是最有裨益的。
[英] 彌爾頓《失樂園》
自信是人類最大的仇敵。
[英] 莎士比亞 《麥克白》
信賴自己和潔身自好的實(shí)質(zhì)就是頑固不化的利己主義。
[美] 門肯《偏見集》
只相信自己正確者,通常是那些有所成就的人。
[英]艾·赫胥黎《正當(dāng)?shù)难芯俊?/p>
自愛是一種行為準(zhǔn)則。
[英]本·迪斯累里《天才的文學(xué)特性》
自愛是我們必須珍藏的工具。它好像是人類所需要的永恒的備用品; ——它十分必要,十分可貴,它帶給我們歡樂。因此,我們一定要珍藏之。
[法] 伏爾泰 《哲學(xué)辭典·自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春秋) 老聃《老子》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
(春秋) 老聃《老子》
人一生大罪過,只在“自是自私” 四字。
(明)呂坤《呻吟語·修身》
良心炯炯,有過自知; 知而不改,謂之自欺。
(清)陳確《陳確集·文集·坐箴》
上一篇:關(guān)于腐敗的名言名句大全
下一篇:關(guān)于自由的名言名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