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
【出處】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五引顧文煒《苦吟》詩
【譯注】為求一個字用得妥帖,可以忍耐大半夜的寒冷。穩:穩妥。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寫作時苦煉字句,或形容其他方面的苦心鉆研。[例]古人為文“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吟成一個字,拈斷數莖須”。我們寫新聞報道當然要講究“倚馬可待”的功夫,但在文字上也不能不注重推敲切磋,使文章枝蔓蕪雜。(龐際昌《燈下雜論》)二、用以形容核實求證的艱苦過程。[例]但作者為了對歷史負責,對讀者負責,發揚“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的拼搏精神,盡力將書中涉及到的人物、時間、地點核對得準確無誤。(李業輝《梁俊源與他的〈崆峒演義〉》)三、用以比喻求實、穩妥、細致的工作態度。[例]有了新的思想,還必須尊重客觀實際,腳踏實地,努力工作。“為求一字穩,耐得半宵寒。”只有把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與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才能作出較大的貢獻。(王梓坤《談推陳出新》)
上一篇:《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