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賈島《題李凝幽居》詩:“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引《劉公佳話》記載:賈島進京應考,有一天在驢背上作了兩句詩:“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開始“敲”字為“推”字,后又改為“敲”。反復定不來。在驢上一面吟詠,一面用手作推敲之勢。這時京兆尹韓愈來了,賈島竟沒發覺,驢子撞進了儀仗隊之中。韓愈一問,想了好久說:“作‘敲’字佳矣。”這樣流行了“推敲”一詞。詩句也得以流傳了下來。本句字面上只是寫一個和尚在月光之下敲門,給人一種萬籟俱寂之感。
上一篇:《健婦持門戶,亦勝一丈夫.》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