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出處】唐·李白《早發白帝城》,一作《下江陵》
【譯注】兩岸的猿猴不停地啼叫,輕快的小船順流而下,已穿過了萬重青山。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舟船在江峽中疾行的情景。[例]忽而竹筏到了灘頭,在驚濤駭浪中疾馳而下,就像離弦之箭,直沖如飛,大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情趣;坐在竹筏上,但覺涼風刮耳,眼看筏頭和兩側,水花像撒珠般飛灑,非常快意。(董直《武夷九曲》)二、用以比喻事物或人發展變化之迅速。[例1]回首這十來年,禁不住感慨萬千。真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文學運動的發展速度之快、變幻衍化之奇、新陳嬗遞之猛,恐怕都是空前的。(劉心武《〈斜坡文談〉后記》)[例2]它不饒人,不了解人的心情,愣是狂奔不已。一轉眼間“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滑過了花甲,滑過了古稀,少數幸運者或者什么者,滑到了耄耋之年。(季羨林《新年抒懷》)三、用以比喻事物或人的發展變化不可阻擋。[例]可惜歷史總是按照它自己的規律前進,你躲在邊上唉聲嘆氣不行,你站出來大喝一聲也不行。這叫做“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馮英子《搖頭婆和孤臣孽子》)
上一篇:《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