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新安三賈一儒,要之文獻國也。夫賈為厚利,儒為名高。夫人畢事儒不效,則馳儒而張賈;既側身饗其利矣,及為子孫計,寧馳賈而張儒。一弛一張,迭相為用,不萬鐘則千駟,猶之轉轂①相巡,豈其單厚計然乎哉,擇術審矣。
【譯注】
①轂(gǔ):車輪中心插軸的部分。
新安三個商人中間就有一個是儒者,究其原因新安是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地區。商人追求利潤,儒者追求名聲。如果沒有條件習儒,那么就暫棄儒業而經商;如果已經豐衣足食,為子孫后代著想,也要以儒業為重。如此這樣,有所取舍,不想交替,不能成為富商就要成為高官,就像轉動達到車軸一樣前后相隨,并不是考慮盈虧,而是審慎地選擇生存之道。
輯自汪道昆《太函集》卷52,《海陽處士金仲翁配戴氏合葬墓志銘》。
【感悟】
“賈而好儒”是徽商的最大特色。翻開徽州的方志及相關文獻,徽商賈而好儒,亦賈亦儒,賈儒結合的例子,舉不勝舉。徽商在經營中注意吸收文學、藝術、歷史等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促進商業的發展,這二者的互動,有利地推動徽州,乃至整個經商喬寓地的和諧發展。
【故事鏈接】
在中國思想史上起重大影響的程朱理學,集儒學之大成,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二程朱熹祖籍都在徽州,二程朱熹和徽州人的強烈雙向鄉土認同,使程朱理學在徽州的傳播和貫徹更加深入人心,一大批徽州學者隨程朱之后,潛心理學,研習弘揚理學學說,著述宏富,形成了以程朱為發端,程詢、滕磷、滕琪、李季、汪陣、祝穆、吳爬、程先、程永奇、汪萃、許文蔚、謝璉、程大昌、許月卿、程復心、鄭玉、程暄、胡一桂、朱升等為基本骨干的“新安理學”學派。“新安理學”學派對經過程朱哲理化系統化的儒家學說,“說之詳、守之固”,為他郡所不及,連普通百姓“肩圣賢而躬實踐”者也所在多有。
【延伸閱讀】
在“儒學之盛”的徽州,很多徽商受過儒學教育,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識,大大促進了徽商商業活動的開展。具體表現為:在他們的經商活動中,大多善于審時度勢,決定取予;運以心汁,精于籌算;善于分析市場形勢,分析自然和社會諸因素對供求關系的影響,從而在取予進退之間不失時機地做出正確的判斷,以獲得厚利;具備了一定的管理和組織才能,增強了經商才能。
上一篇:《非儒術無以亢吾宗》原文解讀|譯文|感想
下一篇:《習禮義,或商或儒,各肄本業,謹守禮法,毋墜先志》原文解讀|譯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