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國家人民·改革的名人名言大全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易·系辭下》
好譏而不亂,亟變而不戀,時至則為,過則去,王數不可豫致。
——《管子·國準》
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循其禮。
——《商君書·更法》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
——《商君書·更法》
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
——《商君書·更法》
事異則備變。
——《韓非子·心度》
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
——《韓非子·心度》
利不十者不易業,功不百者不變常。
——《漢書·竇田灌韓傳》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可則因,否則革。
——[西漢]揚雄《法言·問道》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世而制。
——[西漢]桓寬《鹽鐵論·憂邊》
必先知致弊之因,方可言變法之利。
——[宋]歐陽修《論更改貢舉事件札子》
凡人之情,窮則思變。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陳紀》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事之當革,若畏懼而不為,則失時為害。
——[宋]程頤《伊川易傳》
未成而為之,則其弊必至于不敢為;未服而革之,則其弊必至于不敢革。
——[宋]蘇軾《擬進士對御試策》
天下不能常治,有弊所當革也;猶人身不能常安,有疾所當治也。
——[宋]何坦《西疇老人常言》
凡事有經必有權,有法必有化。
——[清]石濤《苦瓜和尚畫語錄》
樹大節,倡大難,行大改革。
——[清]唐才常《唐才常集》
制無美惡,期于適時;變無遲速,要在當可。
——嚴復《憲法大義》
物新則壯,舊則老;新則鮮,舊則腐;新則活,舊則板;新則通,舊則滯: 物之理也。
——康有為《上清帝第六書》
世界之進步無極,國家之存在無止境,則政治之改良亦無已時也。
——孫中山《<國民月刊>出世辭》
改革國家,并不是要把所有的江山都要改變…… 只要改造人心,除去人民的舊思想,另外換成一種新思想,這便是國家的基礎、革新。
——孫中山《宣傳造成群力》
政治改革之端,當遠虛談而求實際,舍形式而治精神。
——章太炎《發起根本改革團意見書》
投一國于世界潮流之中,篤舊者固速其危亡,善變者反因以競進。
——陳獨秀《敬告青年》
社會遵新陳代謝之道則隆盛,陳腐朽敗之分子充塞社會則社會亡。
——陳獨秀《敬告青年》
萬邦并立,動輒相關,無論其國若何富強,亦不能漠視外情,自為風氣。
——陳獨秀《敬告青年》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應用,正如金錢一般,吝嗇固然是不行的,浪費也大大的失算。
——魯迅《華蓋集續編·空談》
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 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茍有阻礙這前途者,無論是古是今,是人是鬼……全都踏倒。
——魯迅《華蓋集·忽然想到·六》
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冷笑家的贊成,是在見了成效之后。
——魯迅《且介亭雜文·中國語文的新生》
同是不滿于現狀,但打破現狀的手段卻不大同: 一是改革,一是復古。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新文字》
有些改革者,是極愛談改革的,但真的改革到了身邊,卻使他恐懼。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論新文字》
由歷史所指示,凡有改革,最初,總是覺悟的智識者的任務。但這些智識者,卻必須有研究,能思索,有決斷,而且有毅力。
——魯迅《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
文化的改革如長江大河的流行,無法遏止,假使能夠遏止,那就成為死水,縱不干涸,也必腐敗的。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從“別字”說開去》
瓦礫場上還不足悲,在瓦礫場上修補老例是可悲的。我們要革新的破壞者,因為他內心有理想的光。
——魯迅《墳·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超越便須改變,所以子孫對于祖先的事,應該改變,“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當然是曲說,是退嬰的病根。
——魯迅《墳·我們怎樣做父親》
不平還是改造的引線,但必須先改造了自己,再改造社會,改造世界;萬不可單是不平。至于憤恨,卻幾乎全無用處。
——魯迅《熱風·隨感錄·六十二》
倘使不改現狀, 反能興旺, 能得真實自由的幸福生活, 那就是做野蠻也很好。——但可有人敢答應說“是”么。
——魯迅《熱風·隨感錄·三十八》
人固然應該生存,但為的是進化;也不妨受苦,但為的是解除將來的一切苦;更應該戰斗,但為的是改革。
——魯迅《花邊文學·論秦理齋夫人事》
有志于改革者倘不深知民眾的心,設法利導,改進,則無論怎樣的高文宏議,浪漫古典,都和他們無干,僅止于幾個人在書房中互相嘆賞,得些自己滿足。
——魯迅《二心集·習慣與改革》
古老的中國社會,物質與精神,精神與物質,都需要改革,需要用人力在短時間內改革,然而千差萬別,各有各存在的原因,因而各有各須具備的條件。
——謝覺哉《“反裘負薪”》
革故創新,必行之以至公至明至誠至信。
——熊十力《讀經示要》
饑餓是變革的原動力。
——李大釗《變革的原動力》
沖決過去歷史之網羅,破除陳腐學說之囹圄。
——李大釗《青春》
欲求常新之道,必先有去舊之方。
——陶行知《試驗主義與新教育》
窮則變,變則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樣變得通,要有大無畏之精神及金剛之信念與意志才變得過來。
——陶行知《創造宣言》
少數人只管趨向極端的革新,大多數人至多只能跟你走半程路。這就是調和。
——胡適《新思潮的意義》
有理性的改革者不會一下子便把整個宇宙廓清。
——林語堂《一個素食者的自由》
政治如果永遠安定,社會是只能在浮層增進的,不能在基本上改弦更張。
——傅斯年《教育崩潰之原因》
我們受了這許多痛苦,自然不能低頭忍受,而且不得不奮起圖存。
——鄧中夏《中國職工運動簡史一九一九——一九二六》
改革需要有勇氣,膽子要大,步子要穩。
——鄧小平《改革開放是很大的試驗》
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鄧小平《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相應的其他各個領域的改革。
——鄧小平《改革步子要加快》
我知道任何改革的成功,都需要不少的犧牲作代價。
——巴金《家》
一切進步思想家之所以進步,就在于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循著客觀事物的變化發展,進行政治和社會改革,把歷史推向前進。
——陳旭麓《論龔自珍思想》
改革在于前進,為了消除對改革的疑懼和阻力,又要回頭看,以歷史上的改革為自己的先導。
——陳旭麓《論龔自珍思想》
革命以暴力行之,當之者靡;改革靠政令推行,政令之行否在官,而官常常是改革的阻力,所以改革比革命難。
——陳旭麓《浮想錄》
改革必須系統地配套進行。
——馬洪《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回顧與前瞻》
改革的先聲是觀念的變革。
——趙鑫珊《哲學與當代世界》
普遍的苦難啟發人們思考普遍的救濟世道的途徑。
——鄧子美《時代的呼召》
改革是一個豐富的動態的過程。昨天還辦不到的事情,今天已經能夠辦到;今天還未解決的問題,明天解決它的條件可能就會成熟。
——樊綱《小企業產權改革與中國改革的新階段》
應在危機沒有發生時就主動進行變革,不斷提高競爭力。
——李東生《李東生的觀念》
當一個企業真正發生危機時再作變革,往往為時已晚。
——李東生《李東生的觀念》
人的觀念的變革是社會改革的前奏。
——葉南客《邊際人》
富則奢侈、懶惰,要求變革;貧則粗野、低劣,也要求變革。
——[古希臘]柏拉圖《國家》
歷史川流不息。若不能因時變事,而一味恪守舊俗,這本身就是致亂之源。
——[英國]弗朗西斯·培根《人生論》
如果時間已使事物腐敗,而人卻無智慧使之改革,那么其結局將只有毀滅。
——[英國]弗朗西斯·培根《人生論》
新事物發生得太突然,就難免會遇到極大的反對力量。所以實行改革要十分謹慎。
——[英國]弗朗西斯·培根《人生論》
初生的嬰兒總是不美的,革新中的事物也是如此。因此革新正是時間所孕育的嬰兒。
——[英國]弗朗西斯·培根《人生論》
從事改革更不可輕率從事。要注意到,即使有很多人贊同,它還是很危險的。
——[英國]弗朗西斯·培根《人生論》
變革總是要遇到困難的,即便是由劣變優也是這樣。
——[英國]塞繆爾·約翰遜《詞典前言》
當我們看到推動和扭轉巨大的社會機器是多么困難,想到突然地將整個民族的概念提高到理想的權利上來又是那么不可能,我們就會體會到梭倫話中的智慧了:決不要做超出民族承受限度的益事。
——[美國]托馬斯·杰弗遜《聯邦黨人文集》
一國人民如果確有大改革的實際需要,上帝就會站在他們一邊,這種改革就會成功。
——[德國]《歌德談話錄》
在緩漸的變革過程中可以消除反抗的意識,可以有時間讓人們運用理智去削弱由來已久的有害的偏見。
——[英國]羅伯特·歐文《致拉納克郡報告》
要想讓人類獲得真正的永久性的進步,必須使政治制度的改革和知識的增長同時并進。
——[英國]葛德文《政治正義論》
在輿論要求改變以前,我們不要投入新的政治實踐,也不必急于廢棄舊的政治實踐。
——[英國]葛德文《政治正義論》
如果人們沒有機會把可能得到的好處和現實中的壞處暗中作一番比較,贊成社會改革的論點就會相對地失去很多力量。
——[英國]葛德文《政治正義論》
進行社會改良要有充分的把握取得良好的結果,唯一的方法是使制度改革同公眾的覺悟程度相適應。
——[英國]葛德文《政治正義論》
政治革新可以被嚴格地看成是智力發展的一個階段。
——[英國]葛德文《政治正義論》
最完善而持久的改革,應當是由于風氣的改良而來。
——[俄國]普希金《上尉的女兒》
長期的實踐證明,一切事物的趨于完善都是來自簡單的改革。
——[法國]巴爾扎克《公務員》
改革是積極的,保守是消極的,前者以真理為目標,后者以安寧為目標。
——[美國]愛默生《自然論》
當社會生存的物質條件發展到迫切需要變革它的官方政治形式的時候,舊政權的整個面貌就發生變化。
——[德國]馬克思《道德化的批評和批評化的道德》
變革愈是無聲無息地進行,它的影響也就愈大。
——[德國]恩格斯《英國狀況》
文明社會中的一切事物是互相綜錯的;不去變更全體只來改良一部分,這是不可能的事。
——[俄國]克魯泡特金《面包與自由》
現在變革的潮水正在澎湃前進,只有它的破壞性的洪水過了高峰時才會有希望看見新的事物、新的財產。
——[英國]高爾斯華綏《福爾賽世家》
我在認識上,相信人類生活的任何重大改變須是漸進的。
——[英國]羅素《早期所受的書籍影響》
人類的改良必須通過痛苦和災難才能實現,就像社會上過去完成的一切改革所經過的情形一樣。
——[美國]杰克·倫敦《疑犯從寬》
變革不會在一天內完成,也不會在一代完成。
——[法國]馬丹·杜·加爾《蒂博一家》
在任何一個社會里,凡是企圖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使其適應一個外來文明的節奏時,都需要有一個特殊的社會階級在這個過程中起著“變壓器”的作用。
——[英國]阿諾爾德·約瑟·湯因比《歷史研究》
要應付社會阻力,首先必須了解社會。可是假如不在同時去改革社會,就不可能對社會有科學的了解。
——[英國]貝爾納《科學為人類服務》
整體主義的變革越大,他們的未意料到的和極不希望出現的反響也越多,從而迫使整體主義工程師不得不采取漸進改進的權宜措施。
——[英國]卡爾·波普爾《歷史決定論的貧困》
當今世界唯一最巨大的力量是變革的力量。
——[美國]卡爾·多伊奇《信徒》
變革只能產生在價值觀念發生改變和經濟上有必要之時,而不能在這之前。
——[美國]約翰·奈斯比特《大趨勢》
魯莽的變革固然危險;然而,最危險的還是盲目的守舊。
——[英國]亨·喬治《社會問題》
改革必須來自內部,而不是外部。美德不是用立法的方式來傳播的。
——[美國]卡·吉布斯1909年9月13日在巴爾的摩的演講
鐵錘與鐵砧是每一個真正的改革家的特性的兩個方面。
——[新西蘭]喬·吉·霍蘭《金箔·鐵砧和錘子》
一切基本的改革就必須像施舍一樣,首先從自己開始。
——[新西蘭]約·梅西《論婦女》
我們若要生存,就必須接受改變,并且我們的生活和它相適應。
——[美國]福格特《原作者序》
上一篇:關于理想事業·工作的名人名言大全
下一篇:關于教育教學·方法的名人名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