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言行處世·雜言的名人名言大全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詩·鄭風·將仲子》
蛇蛇碩言,出自口矣。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詩·小雅·巧言》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論語·陽貨》
巧言令色,鮮矣仁。
——《論語·學而》
得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
——《呂氏春秋·察傳》
凡流言、流說、流事、流謀、流譽、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荀子·致士》
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知者。
——《荀子·大略》
巧言使信廢,小惠妨大義。
——[西漢]劉向《說苑·談叢》
傳聞之事,恒多失實。
——《后漢書·吳蓋陳臧列傳》
巧言雖美,用之必滅。
——[三國魏]曹植《矯志》
名高毀所集,言巧智難防。
——[唐]劉禹錫《萋兮吟》
猛虎不怯敵,烈士無虛言。
——[唐]李咸用《猛虎行》
邪說之移人,雖豪杰之士有不免者。
——[宋]蘇軾《六一居士集敘》
寧可葷口念佛,莫將素口罵人。
——[清]錢大昕《恒言錄》
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斗。
——魯迅《南腔北調集·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斗》
謠言世家的子弟,是以謠言殺人,也以謠言被殺的。
——魯迅《南腔北調集·謠言世家》
謠言這東西,卻確是造謠者本心所希望的事實,我們可以借此看看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行動。
——魯迅《華蓋集續編·無花的薔薇之三》
事實是毫無情面的東西,它能將空言打得粉碎。
——魯迅《花邊文學·安貧樂道法》
漫罵固然冤屈了許多好人,含含胡胡的撲滅“漫罵”,卻包庇了一切壞種。
——魯迅《花邊文學·漫罵》
無論如何,“流言”總不能嚇啞我的嘴。
——魯迅《華蓋集·我的“籍”和“系”》
譏訕之傷人,毒于暗刀冷箭,不惟不能折服人,反而激成一種反動。
——郭沫若《論國內的評壇及我對于創作上的態度》
好聽的話越講越多,一旦過了頭,就不可收拾;一旦成了習慣,就上了癮,不說空話,反而日子難過。
——巴金《“豪言壯語”》
在所有詭辯中,含糊其辭、模棱兩可是最高明的詭辯。
——[英國]弗朗西斯·培根《學識的增長》
謠言是一支憑著推測、猜疑和臆度吹響的笛子,它是那樣容易上口,即使那長著無數頭顱的魯莽的怪物,那永不一致的動搖的群眾,也可以把它信口吹奏。
——[英國]莎士比亞《亨利四世》
謠言會把人們所恐懼的敵方軍力增加一倍,正像回聲會把一句話化成兩句一樣。
——[英國]莎士比亞《亨利四世》
沒有受過傷的人才會譏笑別人身上的創痕。
——[英國]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
瘋狂的人往往能夠說出理智清明的人所說不出來的話。
——[英國]莎士比亞《哈姆雷特》
蝮蛇的舌頭還比不上一個造謠誣蔑者的舌頭那么毒。
——[英國]亨利·菲爾丁《大偉人江奈生·魏爾德》
嘲笑他的同伴早晨到來時滿身泥污衣衫濕透的那個人,當他晚上回家時也許是同樣狼狽的。
——[法國]狄德羅《拉摩的侄兒》
有些流言蜚語硬是能決定一個人的終生。
——[法國]巴爾扎克《莫苔絲·彌寧》
小城市是流言蜚語的土壤,好像是在看望遠鏡里擴大了的災禍。
——[法]雨果《海上勞工》
一個人只要不承認無聊的閑話,對他無聊的閑話也就不存在了。
——[俄國]屠格涅夫《父與子》
一個機會可以失而復得,可是一句蠢話卻駟馬難追。
——[法國]福樓拜《情感教育》
經常談論別人的短處,只會使一個人心胸狹窄。
——[印度]泰戈爾《沉船》
把預言講得非常含糊,使預言簡直不會失敗,這是典型的占卜者伎倆: 使預言變得無從反駁。
——[英國]卡爾·波普爾《科學:猜想和反駁》
上一篇:關于生活情趣·服飾的名人名言大全
下一篇:關于國家人民·權利的名人名言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