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君主的名言名句,君主的名人名言,君主名言警句大全
國君不可以輕,輕則失親;失親,禍必至。
——《左傳·僖公五年》
賢君飽而知人之饑,溫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
——《晏子春秋·諫上二十》
雖有賢君,不愛無功之臣;雖有慈父,不愛無益之子。
——《墨子·親士》
不聰不明不能為王,不瞽不聾不能為公。
——《慎子·逸文》
君明臣直,國之福也;父慈子孝、夫信妻貞,家之福也。
——《慎子·逸文》
賢君必恭儉禮下,取于民有制。
——《孟子·滕文公上》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孟子·離婁下》
君人者欲安,則莫若平政愛民矣;欲榮,則莫若隆禮敬士矣;欲立功名,則莫若尚賢使能矣。是君人者之大節(jié)也。
——《荀子·王制》
人主者,以官人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為能者也。
——《荀子·王霸》
明主必謹養(yǎng)其和, 節(jié)其流, 開其源, 而時斟焉, 潢然使天下必有余, 而上不憂不足。
——《荀子·富國》
陰陽之和,不長一類;甘露時雨,不私一物;萬民之主,不阿一人。
——《呂氏春秋·貴公》
世主之患,恥不知而矜自用,好愎過而惡聽諫,以至于危。
——《呂氏春秋·似順》
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義。
——《史記·刺客列傳》
明主者有三懼,一曰處尊位而恐不聞其過,二曰得意而恐驕,三曰聞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
——[西漢]劉向《說苑·君道》
君不能賞無功之臣;臣不能死無德之君。
——[西漢]劉向《說苑·談叢》
節(jié)欲而聽諫,教賢而勿慢,使能而勿賤;為人君能行此三者,其國必強大而民不去散矣。
——[西漢]劉向《說苑·談叢》
忠臣必待明君,乃能顯其節(jié);良吏必得察主,乃能成其功。
——[東漢]王符《潛夫論·交際》
君戒專欲,臣戒專利。
——[東漢]荀悅《申鑒·雜言上》
圣主必待賢臣而弘功業(yè),俊士亦俟明主以顯其德。
——《后漢書·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
人君為左右所雍制,此有目而無見,有耳而無聞,積無聞見,必至亂正。
——[三國魏]桓范《世要論·決雍》
王者所病在乎驕奢,賢者不用,用者不賢。
——[晉]葛洪《抱樸子·詰鮑》
人之從君如草之從風(fēng),水之從器。故君之德,風(fēng)之與器也;人之情,草之與水也。
——[北齊]劉晝《劉子·從化》
經(jīng)天緯地之帝,求制禮作樂之才;撥亂反正之君,資拔山超海之力。
——[唐]楊炯《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
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護短而永愚。
——[唐]吳兢《貞觀政要·求諫》
自古明王圣主雖因人設(shè)教,寬猛隨時,而大要以節(jié)儉于身,恩加于人二者是務(wù)。
——[唐]吳兢《貞觀政要·奢縱》
君依于國,國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猶割肉以充腹,腹飽而身斃,君富而國亡。
——[宋]司馬光《資治通鑒·高祖武德九年》
知為國者,平居必常有忘軀犯顏之士,則臨難庶幾有徇義守死之臣。若平居尚不能一言,則臨難何以責(zé)其死節(jié)。
——[宋]蘇軾《上神宗皇帝書》
天下之禍,莫大于人君過舉而下莫敢言,如皆莫敢言,則至于己而不自知也。
——[宋]范祖禹《唐鑒》
君貴明,不貴察;臣貴正,不貴權(quán)。
——[宋]楊時《君臣篇》
閑時故把忠臣慢,差時不聽忠臣諫,危時卻要忠臣干。
——[元]鄭廷玉《楚昭公》
受命之主,不獨創(chuàng)業(yè)難,守成亦不易。
——[清]程登吉《幼學(xué)瓊林》
深深地認識人民的性質(zhì)的人應(yīng)該是君主,而深深地認識君主的性質(zhì)的人應(yīng)屬于人民。
——[意大利]馬基雅維里《君主論》
一個君主如果公平處理事情而不損害他人,就不能夠滿足貴族的欲望,但是卻能夠使人民感到滿足。
——[意大利]馬基雅維里《君主論》
君主以威勢著稱,誠然可以增加他的國家的力量;然而君主以公正著稱,同樣也會增加他的國家的力量。
——[法國]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地球上沒有一個壞蛋比暴君更加可恨。
——[法國]保爾·霍爾巴赫《健全的思想》
不公正的、兇惡的和不道德的專制者除了自己古怪的愿望之外,不知道別的法律,在這種專制者的統(tǒng)治之下,一切民族必然都會腐化墮落。
——[法國]保爾·霍爾巴赫《健全的思想》
不,上帝從不叫殺聲振動天地,他不會高興地獄的猖獗——世上的君王! 這都是你們在作孽。
——[英國]雪萊《戰(zhàn)爭》
帝王應(yīng)當(dāng)避免四種行為: 招人痛恨的暴虐,不可原諒的吝嗇,引人厭惡的謊言和毫無根據(jù)的呵責(zé)。
——[阿拉伯]伊本·穆加發(fā)《卡里來和笛木乃》
上一篇:關(guān)于名利的名言名句,名利的名人名言,名利名言警句大全
下一篇:關(guān)于和平的名言名句,和平的名人名言,和平名言警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