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庸①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
【出處】
《荀子·不茍》,作者荀子,名況,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進行比較,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
【注釋】
①庸:平常。
【譯文】
平常的言語一定要守信用,平常的行為一定要謹慎。
【賞析與啟迪】
荀子的這句話跟佛教里講的“修行”有異曲同工之妙。佛教里講,在小事上更能見“佛性”。意思是說,修行要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上去打磨心性,積善積德。
誠信,不是人與生俱來的品質,需要后天的不斷培養,需要從日常瑣碎的小事做起。在小事上更能體現一個人的真實品德,小事上不講信用的人,在關鍵時候就更難做到誠實守信。
愛惜信用的人一定要謹慎行事,讓誠信陪伴你走好人生之路。日常生活中,就算是平常的言語、平常的行為也要恪守信用,不要自食其言,自毀形象。
要培養出誠信的品格,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要有畏難情緒。只要慎重對待生活中的點滴小事,說過的話能落實到行動中,日積月累,就能取得長足的進步。
上一篇:《小罪勝,大罪因。》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心稍怠荒,便思勝似我的人,則精神自奮。》譯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