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之以賞,畏之以罰》原文與賞析
古者黔首悗密惷愚,故可以虛名取也。今民儇诇智慧,欲自用,不聽上。上必且勸之以賞,然后可進;又且畏之以罰,然后不敢退。(《韓非子·忠孝》)
【注釋】黔(qián)首:黑頭,指民眾。悗:通“勉”。悗(mèn)密:勤勉努力。惷:通“蠢”。儇诇(xuān xiòng):機靈狡詐。勸:鼓勵。
【譯文】古代的老百姓勤懇純樸而又愚昧,所以君主可以用虛假的名聲就能夠爭取他們為自己效勞。現在的民眾機靈狡詐而又有智謀,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肯服從君主。因此,君主一定要用賞賜來鼓勵他們,這樣才能驅使他們服從君主;同時又要用刑罰來威懾他們,這樣才能使他們不敢背離君主。
【評說】國家的原則對民眾的思想和行為具有導向作用。一個國家政治清明,老百姓就會誠實厚道,民風淳樸;政治昏暗,民不聊生,老百姓就會無所適從。統治者越是精于計謀、明察秋毫,民眾越會機靈狡詐。韓非顛倒了兩者之間的主次關系。
上一篇:《前心作惡,云覆月》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勸人要一語中的》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