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原文與賞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②乍見③孺子④將入于井,皆有怵惕⑤惻隱⑥之心也。”(《孟子·公孫丑上》六)
注釋
①不忍:惻隱,即同情、憐憫。②今人:現在、有人。③乍見:突然看見。④孺子:小孩子。⑤怵惕(chù tì):驚懼,害怕。⑥惻隱(cè yǐn):哀憐,同情。
譯文
孟子說:“人們都有天然的同情心、憐憫心。……所以說人人都有天然的同情心、憐憫心。如現在有人突然看見有個小孩子就要掉進井里了,就會產生驚懼、同情之心(身不由己地要去救他)。”
感悟
經歷了初期的市場經濟的洗禮,面對冷冰冰的金錢和赤裸裸的物欲,人們的心普遍地變硬了。殘忍、冷漠觸目驚心。可是,沒有了愛和關懷,世界還會溫暖嗎?
上一篇:《人皆可以為堯舜》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人皆有所不忍,人皆有所不為》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