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之道》原文與賞析
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無事,君逸樂而臣任勞。臣盡智力以善其事,而君無與焉,仰成而已。故事無不治,治之正道然也。人君自任,而務為善以先下,則是代下負任蒙勞也,臣反逸矣。故曰:君人者,好為善以先下,則下不敢與君爭為善以先君矣,有過,則臣反責君,逆亂之道也。(《慎子·民雜》)
【注釋】仰成:依賴別人取得成功。
【譯文】按照君臣之道,臣下做事情而君主用不著做事情,君主安逸享樂而臣下從事辛勞的工作。臣下竭盡智慧和能力來把事情做好,君主無需干預,只需坐享其成罷了。這樣,國家的政事沒有辦不好的,這是符合了治國的正道所導致的結果。身居統治地位的君主如果事必躬親,而且一定要搶在臣下之先把事情做好,那就是代替臣下在擔負職責蒙受辛勞,而臣下反而安逸自在了。所以說:身居統治地位的君主,喜歡搶先把事情做好,那么臣下就不敢搶在君主之先把事情做好,有了過失,那么臣下反而會責怪君主,這是導致臣下叛逆使國家混亂的根源。
【評說】越俎代庖往往會弄巧成拙。只有實行君主專制,法家法治的實施才能納入必然性的軌道。而君主專制的前提是,君臣各處其位,各謀其政,臣下不能玩忽職守,君主也不能越俎代庖。君主如果與臣下爭事,就會導致君失其名;君弱臣強,也會導致綱紀廢弛,政治混亂。
上一篇:《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君臣之際,計數之所出》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