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原文與賞析
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故善為政者,田疇墾而國邑實,朝廷閑而官府治,公法行而私曲止,倉廩實而囹圄空,賢人進而奸民退。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諂諛;其士民,貴勇武而賤得利;其庶人,好耕農(nóng)而惡飲食。(《管子·五輔》)
【注釋】教之以政:用實際政績來教化人們。上:崇尚。下:鄙視。倉廩(lǐn):指糧倉。囹圄(líng yǔ):監(jiān)獄。
【譯文】得人擁戴的方法,莫如給人以利益;而給人以利益的方法,莫如用實際政績來向人們證明。所以,善于為政的人,總是能夠讓田地得到開墾而城邑殷實,讓朝廷安閑而官府清明,讓公法通行而邪道廢止,讓糧倉充實而監(jiān)獄空虛,讓賢人得到重用而奸臣被罷免。那里的君子,都崇尚公正而鄙視阿諛奉承;那里的中層士民,都看重勇敢剛強而輕視財利;那里的平民百姓,都愛好農(nóng)耕而不喜歡大吃大喝。
【評說】唐太宗曾經(jīng)問魏征:為什么大禹耗盡天下財物治理山川,前后達十年之久,卻沒有招致反對和抱怨,而隋煬帝親自征伐高句麗,只是用了三年時間動用了全國一半的人力和財力,竟導(dǎo)致民怨沸騰呢?魏征答道:“與民同利,故天下雖竭而民不怨。”國家政治清明,往往體現(xiàn)在君臣一體同心協(xié)力造福于百姓,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家富強。
上一篇:《待人要豐》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得忍且忍》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