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威則民詘,少威則民不勝》原文與賞析
師①多務②威則民詘③,少威則民不勝。上使民不得其義④,百姓不得其敘,技用不得其利,牛馬不得其任,有司陵之,此為多威。多威則民詘。上不尊德而任詐慝⑤,不尊道而任勇力,不貴用命而貴犯命⑥,不貴善行而貴暴行,陵之有司,此謂少威。少威則民不勝。(《天子之義第二》)
【注釋】①師:治軍。②務:致力。③詘(qū):壓抑,萎縮。④義:通“宜”,適當。⑤慝(tè):邪惡。⑥犯命:指違反命令的人。
【譯文】治軍過于威嚴,士氣就會低落;缺少威信,就難以克敵制勝。上級使用民力不適宜,百姓就不得安定,有技能的人也不能發揮才能,牛馬也不能合理使用,主管者還盛氣凌人、欺壓下屬,這就叫過于威嚴。過于威嚴,士氣就會低落。居上位者不尊重有德行的人而任用奸詐邪惡之徒,不尊重有道義的人而任用逞強好勇之人,不重用服從命令的人而重用違反命令的人,不重用有善行之人而重用有暴行的人,以致引起民眾欺凌長官,這就叫缺少威嚴。如果缺少威嚴,士卒就不能戰勝敵人。
【評說】治軍用兵關系到國之興衰與存亡。治軍用威,嚴而有度。“過猶不及”,過則由威而暴,不及則由威而溺。或暴或溺都會釀造禍患,導致損兵折將。它提醒我們,做什么事都要保持“適度”,掌握火候,恰到好處。
上一篇:《多聽老人言》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多忠少欲,為人臣之廣道》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