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恃比干之死節,不幸亂臣之無詐》原文與賞析
設柙,非所以備鼠也,所以使怯弱能服虎也;立法,非所以避曾、史也,所以使庸主能止盜跖也;為符,非所以豫尾生也,所以使眾人不相謾也。不恃比干之死節,不幸亂臣之無詐也;恃怯之所能服,握庸主之所易守。當今之世,為人主忠計,為天下結德者,利莫長于此。(《韓非子·守道》)
【注釋】柙(xiá):關猛獸的籠子。曾:指曾參,字子輿,孔子弟子,以行孝道而聞名。史:指史[[!GFDB2]],也稱史魚,春秋時期衛國大夫,以廉正聞名。符: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時用的憑證。尾生:人名。傳說他與一女子在橋下約會,女子未能如約而來,河水卻漲了上來,他堅持不離開,最后抱著橋柱被淹死。謾:欺詐。
【譯文】設置籠子不是用來防備老鼠的,而是用來讓膽小懦弱的人也能夠降服老虎;建立法制,不是為了防備像曾參、史魚這樣的孝廉人士,而是用來讓平庸的君王也能制止像盜跖這類貪婪的人;制造符契,不是用來防備像尾生一類誠信的人,而是用來使普通百姓不互相欺詐的。君主既不能單單依靠比干這類好人來為大節而死,也不能僥幸地指望亂臣賊子不欺詐;而應當依靠即使膽小的人也能用來制服老虎的牢籠,掌握好即使平庸的君主也能輕易地用來守護政權的法制。處在當今這個時代,為君主忠心謀劃,為天下人造福積德,沒有比實行法治所取得的利益更為長遠的了。
【評說】韓非的法治雖然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法治,但是也具備了某些特征。實行法治的好處是簡明快捷,整齊劃一,不易受人為因素影響,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平庸的君主也能夠通過實行法治把國家治理好。這也正是韓非極力張揚的。缺點是疏于關注個人的精神世界,缺乏通融性。
上一篇:《不恃其不我欺,恃吾不可欺》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不惡而嚴》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