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六朝文學·曹植·野田黃雀行》原文、賞析、鑒賞
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2〕。利劍不在掌〔3〕,結友何須多?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4〕?羅家見雀喜,少年見雀悲。拔劍捎羅網(wǎng)〔5〕,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6〕,來下謝少年。
〔1〕這篇樂府歌辭,《樂府詩集》收在《相和歌·瑟調(diào)曲》。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曹操去世,曹丕繼位以后,極力迫害曹植的好友丁儀、丁廙等,但曹植卻無力挽救,心中悲慨,寫下了這首詩。
〔2〕“高樹”二句:意思是樹高自然多風,海大容易揚波,比喻所處環(huán)境的險惡。
〔3〕利劍:比喻權力。
〔4〕鷂(yao):鷹類。似鷹而小,性兇猛。羅:網(wǎng)。
〔5〕捎(shao):除。
〔6〕摩:接近。
本篇主要借寫黃雀見鷂投羅和少年捎網(wǎng)解救黃雀之事,表現(xiàn)詩人無力營救遇難好友的悲憤心情。通篇語言質樸,自然換韻。沈德潛《古詩源》卷五說此詩“語悲而音爽”。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馮延巳·采桑子[1]》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錢鐘書》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