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原文、賞析、鑒賞
俞平伯(1900~1990),原名俞銘衡,浙江德清人。191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加入新潮社、文學研究會、語絲社等有影響的文學團體,是新詩早期的重要詩人之一。1922年與鄭振鐸、朱自清、葉圣陶等創辦《詩》月刊,是“五四”以來最早的詩刊,其詩集《冬夜》、《西還》、《憶》是我國新詩的第一批收獲,在20世紀20年代廣為流傳。他的詩受舊體詩詞影響較深,多描抒個人內心世界,表現清新淡遠的朦朧風格。他也是著名的散文家,其散文集《燕知草》、《古槐夢遇》、《雜拌兒》等是我國現代散文的實績之一,其中《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也傳誦一時。他又是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尤以《紅樓夢》研究與胡適同為新紅學的代表人物。主要學術著作有:《紅樓夢辨》、《讀詞偶得》、《清真詞釋》、《紅樓研究》、《唐宋詞選釋》等及一些古籍校點本。
他從1921年在大學任教,歷任上海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北平大學、中國學院教授。新中國成立后,任北京大學教授,1952年起調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曾為第一至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全國文聯委員等職。
上一篇:《何其芳》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宋代文學·朱淑真·元夜》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