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xué)·朱熹·觀書有感》原文、賞析、鑒賞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2〕問渠那得清如許,〔3〕為有源頭活水來。
〔1〕《觀書有感》,一本題作《觀書》,原題二首,選其一。朱熹(公元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又號晦翁,別號紫陽。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紹興年間進士,官至寶文閣待制。追謚文,贈太師、信國公,改徽國公。南宋理學(xué)大師、儒家稱為朱子,對經(jīng)學(xué)、史學(xué)、文學(xué)、樂律都有突出貢獻。
〔2〕“半畝”二句:鑒:鏡。開:古時是銅鏡,用時打開。二句意為半畝見方的一塘水像一面打開的鏡子,天光云影倒映其中蕩漾移動。
〔3〕“問渠”句:渠:他,指方塘。句意為問他為什么能這樣清澈。
這首絕句上聯(lián)寫景,描繪澄澈明凈、能夠映照天光云影的池塘;下聯(lián)議論,說明池塘因為從源頭不斷輸入活水,因而不枯竭、不污濁、不陳腐,保持它的清澈明凈。這就使詩的感性形象具有了理趣,也就是把發(fā)人深省的哲理,通過生動的藝術(shù)形象表現(xiàn)出來,給人以啟迪。詩題作《觀書有感》,作者原是指讀書而言,要求人們不斷學(xué)習(xí),吸收新的知識,但這個意象所蘊涵的哲理,即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其意義又不僅僅只在于讀書學(xué)習(xí),有更普遍的意義。
上一篇:《漢代文學(xué)·《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清代文學(xué)·趙翼·論詩(選二)》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