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原文、賞析、鑒賞
臧克家(1905~),現代著名詩人,山東諸城縣人。從小喜愛古典詩詞和民歌。1926年到武漢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曾參加討伐楊森、夏斗寅的戰(zhàn)役。1930年到1934年在山東大學讀書期間,在新詩創(chuàng)作上得到聞一多的鼓勵與幫助,深受《死水》詩集的啟發(fā)和影響。1933年出版第一本詩集《烙印》,在藝術上力求含蓄樸素、真實、精煉,受到茅盾和老舍的好評。他還向古典詩歌和民歌學習,以現實生活的內容,樸素清新的風格,引起讀者的矚目。接著又出版了《罪惡的黑手》、《自己的寫照》、《運河》等詩集,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農村破產的悲慘景象和農民的疾苦,揭露和控訴了舊社會反動政府的黑暗統治,同時也閃耀著希望的光輝,鳴響著反抗的吼聲。聞一多在《烙印》的序文里曾說:“克家的詩,沒有一首不具有一種極頂真的生活的意義”,這句話可以說明他早期大部分詩歌的價值。抗戰(zhàn)爆發(fā)后,他赴前線從事抗戰(zhàn)文化工作,寫作許多歌頌抗戰(zhàn)的詩篇,出版《從軍行》、《泥淖集》、《泥土的歌》、《古樹的花朵》等。抗戰(zhàn)勝利后寫了不少政治諷刺詩,并在上海主編《文訊》月刊。新中國成立后,先后任華北大學三部研究員,人民出版社編審,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詩刊》主編等,出版有《一顆新星》、《春風集》、《凱旋》、《歡呼集》以及長詩《李大釗》等。
上一篇:《老舍》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唐五代文學·張籍·節(jié)婦吟》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