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翼》原文、賞析、鑒賞
張天翼(1906~1985)原名張元定,號一之,原籍湖南湘鄉,生于南京。讀過北京大學預科一年。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開始發表短篇小說,1931年在上海參加“左聯”,是“左聯”時期的多產作家。抗日戰爭爆發后,在上海、長沙等地一邊從事寫作,一邊參加文化界的救亡活動。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主編等職,并致力于童話創作。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從空虛到充實》、《小彼得》、《蜜蜂》、《移行》、《團圓》,中篇小說《清明時節》,長篇小說《鬼土日記》、《一年》、《在城市里》以及兒童文學作品《羅文應的故事》、《寶葫蘆的秘密》等名著。
張天翼長期接觸中下層社會的各個方面,了解各階層人物的生活。特別是對小市民的灰色人生尤為熟悉。他的作品中出現得最多的是過著庸俗生活的各種小市民、小人物。對于他們的卑劣虛偽的奴才心理和市儈習氣,作了生動的描繪和有力的鞭笞。
在現代文學史上,張天翼以善于寫作諷刺小說見稱。他常常采取漫畫式的夸張手法,對生活中的丑惡事物進行無情的嘲諷。他早期的作品,有時為了過分追求幽默而失之油滑。但總的來說,幽默而不失嚴肅,風趣而不落輕佻,是張天翼作品的突出的風格。
上一篇:《康白情》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唐五代文學·白居易·憶江南[1]》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