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學·白樸·〔雙調·沉醉東風〕漁夫》原文、賞析、鑒賞
黃蘆岸白蘋渡口〔2〕,綠楊堤紅蓼灘頭〔3〕。 雖無刎頸交〔4〕,卻有忘機友〔5〕,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6〕,不識字煙波釣叟。
〔1〕此曲寫漁夫與美麗的自然環境的合諧相處。 (曲調介紹,見關漢卿散>曲。)
〔2〕白蘋:水生植物,開白花,即浮萍。
〔3〕紅蓼:生長在水邊的植物,種類很多,其中有一種開紅花。
〔4〕刎頸交:生死之交。《史記》載廉頗與藺相如消除怨恨,將相合好之后,有結為“刎頸之交”的話。
〔5〕忘機:沒有機心,即算計別人之心。 與下句合起來用了一個“鷗鷺忘機”的典故。 見《列子·黃帝》篇。
〔6〕萬戶侯:古代封爵分公、侯、伯、子、男五等,封地達萬戶者稱萬戶侯。這里泛指達官貴人。
曲中“不識字”的漁夫,棄絕了人世社會,隔絕了官場、市場的爭斗算計,遠離了文化文明灰塵的污染,逍遙自在地生活在美麗的大自然之中,與鷗鷺為朋友為伴侶,冷眼旁觀那些不可一世的達官貴人,嘴角帶著一絲鄙夷的微笑。 這個傲然清高的漁隱形象,只是作者的主觀意向的外在投射,反映著白樸強烈的避世隱逸傾向。黃白紅綠等顏色詞的使用,兩個倒裝句型的安排,為曲子蒙上一層濃重的詩情畫意。
上一篇:《元代文學·劉秉忠·〔南呂·干荷葉〕》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元代文學·盧摯·〔雙調·沉醉東風〕閑居》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