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zhǎng)康三絕是什么意思
【典源】《晉書·文苑傳·顧愷之傳》: 顧愷之“尤善丹青,圖寫特妙,謝安深重之,以為有蒼生以來未之有也。愷之每畫人成,或數(shù)年不點(diǎn)目精。人問其故,答曰:‘四體妍蚩,本無闕少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初,愷之在桓溫府,常云:‘愷之體中癡黠各半,合而論之,正得平耳。’故俗傳愷之有三絕: 才絕、畫絕、癡絕。”唐·張彥遠(yuǎn)《歷代名畫記》卷五:“顧愷之,字長(zhǎng)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人,多才藝,尤工丹青,傳寫形勢(shì),莫不妙絕。”《世說新語·巧藝》亦有所載。
【今譯】 晉代顧愷之字長(zhǎng)康,小字虎頭,特別擅長(zhǎng)作畫,圖寫極妙,謝安很器重他,認(rèn)為是前所未有的。顧愷之每畫好人像,有時(shí)幾年不畫眼睛,別人問他,他答道:“人四體的美丑,本來無關(guān)于妙處,刻畫人的神態(tài),正在這里。”起初,顧愷之在桓溫府中時(shí),桓常說:“愷之身上癡呆與聰慧各占一半,合起來講,正好相平。”因而人們傳說愷之有三絕: 才絕、畫絕、癡絕。
【釋義】 后以此典指人書畫神妙奇絕; 或指人有癡氣。
【典形】 長(zhǎng)康癡、長(zhǎng)康三絕、癡號(hào)、癡虎頭、癡絕、顧虎頭、虎頭癡、虎頭三、虎頭三絕、三絕、虎頭靈妙筆、虎頭風(fēng)、前身虎頭。
【示例】
〔長(zhǎng)康癡〕 宋·蘇轍《偶游大愚見余杭明雅照師》:“我兄次公狂,我復(fù)長(zhǎng)康癡。”
〔長(zhǎng)康三絕〕 清·張大受《送顧祿百外孫》:“長(zhǎng)康三絕擅,東野一身窮。”
〔癡虎頭〕 宋·蘇軾《次韻米芾二王書跋尾》之一:“巧偷豪奪古來有,一笑誰似癡虎頭。”
〔癡絕〕 宋·蘇軾《次韻韶守狄大夫》之一:“才疏正類孔文舉,癡絕還同顧長(zhǎng)康。”
〔顧虎頭〕 唐·杜甫《題玄武禪師屋壁》:“何年顧虎頭,滿壁畫滄州。”
〔虎頭癡〕 宋·黃庭堅(jiān) 《飲潤(rùn)父家》:“要似虎頭癡,何須樗里癭。”
〔虎頭三〕 明·袁宏道《題曾太史退如憨齋》:“已甘中散七,未害虎頭三。”〔虎頭三絕〕 清·納蘭性德《病中過錫山》:“久愛虎頭三絕譽(yù),今來仍向畫中看。”
〔三絕〕 唐·王維 《為畫人謝賜表》:“徒以職官,不敢二事; 顧惟時(shí)論,有慚三絕。”
上一篇:鏡里孤鸞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長(zhǎng)沮桀溺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