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李煜·浪淘沙》原文、賞析、鑒賞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2〕。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3〕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4〕
〔1〕《浪淘沙》詞調,見前李璟此詞注。《詞譜》以李煜此詞為本詞調正格。李煜這首詞明寫思戀故國,也是宋太祖終于毒死他的原因之一。《西清詩話》說:“(李煜)嘗作長短句云:‘簾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幾下世。”這首詞可能是李煜的絕筆。
〔2〕闌珊:衰殘、將盡。
〔3〕“夢里”二句:一晌,片刻。貪歡,指夢中的歡樂情景。二句寫夢中不知道自身是遠離家鄉的人,在那片刻間還在貪戀夢境中的歡樂。
〔4〕天上人間:喻指今昔之別,判若天壤。
作者的晚期作品,都寫亡國之思和亡國之恨,但各有不同,從不同角度,寫不同景物引發的感受。這首詞,寫春夜五更前最寒冷的時刻,詞人為寒冷所襲而夢醒的瞬間感受和長期郁結的深沉的愁苦。上片以淅瀝的雨聲、春盡的凋零、難以承受的五更的寒冷,創造凄涼傷情的意境,而以夢中貪歡,既表現對昔日歡樂的留戀,又通過現實與夢境的苦樂對比,表現了現實中巨大變化造成的內心創痛。下片說“獨自莫憑欄”,因為失去的江山不能再見,憑欄遠眺只會倍增痛苦。流水、落花、春去,都是去而不復返的象征性意象;別易見難、天上人間都是借喻,也有比較普遍的概括性。所以,這首詞曾經引起許多思念家國的流亡者的共鳴,也曾經為許多失去歡樂生活的失意者反復吟誦。
上一篇:《宋代文學·陸游·沈園》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唐五代文學·王維·渭川田家[1]》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