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史達祖·雙雙燕》原文、賞析、鑒賞
詠燕
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2〕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并。〔3〕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4〕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5〕 芳徑,芹泥雨潤。〔6〕愛貼地爭飛,競夸輕俊。〔7〕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8〕應自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9〕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闌獨憑。〔10〕
〔1〕詞題“詠燕”,是史達祖詠物詞中受后人推崇備至的杰作。《雙雙燕》詞調,作者自度曲,雙調,九十八字,上片九句五仄韻,下片十句七仄韻。史達祖(生卒年不詳),字邦卿,號梅溪,汴(今河南開封)人。屢試不第,長期游幕,后倚太師韓侂胄為堂吏,掌文書,一度頗有權勢。韓侂胄北伐失敗,主和派發動政變,誅韓侂胄,史達祖受株連,黥刑,死于流放地。詞史對史達祖評價甚高,其以詠物見長,摹寫物態盡態極妍,且聲韻圓轉,字琢句煉,藝術價值較高。有《梅溪詞》,存詞一百一十二首。
〔2〕“過春社”三句:春社,立春后第五個戊日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約在春分后、清明前。度,揣度、打量。燕是候鳥,春社時來,秋社(立秋后第五個戊日)時去,三句寫春社時燕子飛來,打量簾幕中間,去年的舊巢積塵而冷落。
〔3〕“差池”二句:差(ci)池:形容燕飛時尾翼舒張不齊的樣子,指飛來。相并,成雙棲息。二句寫燕子成雙飛來,試著飛入舊巢棲息。
〔4〕“還相”二句:還相,四面觀察。還,同“環”。藻井,用木方架成井形的天花板,上繪彩色水草圖案。軟語,溫柔的輕聲呢喃。二句寫雙燕在舊巢中四顧雕梁和彩繪天花板,又呢呢喃喃商量不停。
〔5〕“飄然”二句:飄然,輕快的樣子。紅影,花影。二句寫雙燕輕捷地飛出掠過花梢,翠色燕尾分開紅色花影。
〔6〕芳徑:散發花香的小徑。芹泥雨潤,雨后濕潤的生長芹草的泥。意為雙燕飛過花徑,銜泥做窩。
〔7〕“愛貼地”二句:燕子貼地飛是貪玩,爭飛是相比。二句描寫雙燕銜泥時的姿態,互比輕快和俊俏。
〔8〕“紅樓”二句:歸晚,黃昏歸來。暝,朦朧不清。二句寫燕子黃昏時回到紅樓,盡情飽覽柳色轉暗和花影朦朧的景色。
〔9〕“應自”二句:棲香,棲息香甜。芳信,閨中女子的書信。二句寫銜泥做巢的燕子勞作后睡得香甜,忘記了傳遞遠方給閨中女子帶來的書信。
〔10〕“愁損”二句:翠黛雙蛾,古代女子以翠黛(青綠色)畫眉,以描成如蛾之彎曲細長為美。這里以美人之眉愁損,喻閨中女子的愁苦。二句寫由于雙燕忘卻傳書,使盼望來信的閨中女子愁損雙眉,獨憑欄惆悵。
這篇詠物詞刻畫春燕的神態和內心活動,精工細致,活靈活現。上片寫尋巢,描寫了飛來、尋舊巢、打量、欲住、試入、“相并”之后,又經過“還相”、呢喃不休的商量,然后飄然飛去銜泥補窩。下片寫銜泥,芳徑花香,貼地爭飛,留連春光,黃昏雙棲,香甜入夢,摹寫了雙燕活潑的特點和相伴的快樂;然后筆鋒陡轉:它們雙飛雙棲卻忘了傳信,使得閨中人愁損雙眉,惆悵憑欄。雙燕之樂與思婦之愁恰成對照。明卓人月《古今調統》稱此篇“不寫形而寫神,不取事而取意。”清王士禛《花草蒙拾》說:“仆每讀史邦卿之詠燕詞……以為詠物至此人,巧其天工矣。”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杜甫·兵車行》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田漢·名優之死(存目)》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