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耳食之言》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耳食之言:ěr shí zhī yán
詞源: 《史記·六國年表序》:“學者牽于所聞, 見秦在帝位日淺, 不察其終始, 因舉而笑之, 不敢道, 此與以耳目無異。”
詞由: 司馬遷在這篇序里, 批評了這樣的學者:“俗學淺識, 舉而笑秦?!毙η?。這不是對待歷史應有的態度。歷史給了秦應有的地位, 司馬遷認為:“作事者必于東南, 收功實者當于西北”。如: 禹興于西羌,湯起于毫, 周在豐鎬興, 秦在雍州起。不能因秦的帝位時間短, 原來地處偏僻, 又焚書坑儒, 而笑它。
詞義: 以耳吃食, 謂不加審察, 輕易聽信傳聞。耳食:用耳朵吃東西,比喻不加思考而輕信無根據的話?!端麟[》:“言俗學淺識, 舉而笑秦,此猶耳食不能知味也?!币嘧鳌岸持劇?。
書證:清·阮葵生《茶余客話》卷六:“此耳食之談, 引經據斷獄, 當不如是?!濒斞浮稛o?!罚骸拔乙矝]有研究過小乘佛教的經典,但據耳食之談,則在印度的佛經里,焰摩天是有的,牛首阿旁也有的, 都在地獄里做主任。”
上一篇:成語《老淚縱橫》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膽大如斗》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