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六朝文學·搜神記·韓憑妻》原文、賞析、鑒賞
宋康王舍人韓憑〔2〕,娶妻何氏,美。康王奪之。憑怨,王囚之,論為城旦〔3〕。妻密遺憑書,繆其辭曰〔4〕:“其雨淫淫〔5〕,河大水深,日出當心〔6〕。”既而〔7〕,王得其書,以求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蘇賀對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深,不得往來也。日出當心,心有死志也〔8〕。”俄而〔9〕,憑乃自殺。
其妻乃陰腐其衣〔10〕。王與之登臺,妻遂自投臺〔11〕;左右攬之,衣不中手而死〔12〕。遺書于帶曰:“王利其生,妾利其死,愿以尸骨,賜憑合葬!”
王怒,弗聽〔13〕。使里人埋之〔14〕,冢相望也〔15〕。王曰:“爾夫婦相愛不已,若能冢合,則吾弗阻也。”宿昔之間〔16〕,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17〕,旬日而大盈抱〔18〕。屈體相就〔19〕,根交于下,枝錯于上〔20〕。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恒棲樹上〔21〕,晨夕不去,交頸悲鳴,音聲感人。宋人哀之,遂號其木曰相思樹。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南人謂此禽即韓憑夫婦之精魂。
今睢陽有韓憑城〔22〕。其歌謠至今猶存〔23〕。
〔1〕本篇熱情歌頌了韓憑夫婦堅貞的愛情和何氏機智勇敢、不畏強暴、不慕富貴的品質,譴責了統治者的荒淫殘暴。結尾的幻想情節富有浪漫色彩。《搜神記》是南朝時期志怪小說的代表作。作者是東晉的干寶。干寶字令升,生卒年不詳,新蔡(今河南新蔡縣)人。他博學多才,東晉初年做過著作郎、始安太守、司徒右長史、散騎常侍等官。曾領國史,著《晉紀》,當時稱為“良史”。干寶喜陰陽術數,在《搜神記自序》中曾說寫此書的目的是“發明神道之不誣”。盡管如此,書中仍保存了不少優秀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今本《搜神記》二十卷,由后人綴輯增益而成,已非原來面目。
〔2〕宋康王:戰國末年宋國國君,名偃。昏庸無道,沉湎于酒色,群臣中有進諫,即射殺之,諸侯稱之為桀宋。舍人:戰國及漢初王公大臣府中類似門客的官。
〔3〕論:定罪。城旦:一種刑罰,被罰者白天防備敵寇,夜間筑城。
〔4〕繆其辭:辭意隱晦曲折。繆:同“繚”,曲折。
〔5〕淫淫:久雨不止。
〔6〕日出當心:我心對太陽發誓。
〔7〕既而:此后不久。
〔8〕死志:自殺之心。
〔9〕俄而:隨后。
〔10〕陰腐其衣:暗地里把衣服腐蝕了。
〔11〕投臺:從臺上投身而下。
〔12〕衣不中手:衣服經不住手拉。
〔13〕弗聽:不聽從,這里是說不準韓憑妻提出的要求。
〔14〕里人:地方上的人。
〔15〕冢:墳墓。相望:相對。
〔16〕昔:同“夕”。宿昔:一夜之間。
〔17〕大梓木:一種落葉喬木,高兩丈左右。
〔18〕盈抱:滿一抱粗。
〔19〕屈體相就:彎著樹身相互靠近。就,靠。
〔20〕錯:交錯。
〔21〕恒:常常,總是。
〔22〕睢陽:當時宋國都城,今河南商丘市。
〔23〕《彤管集》載:韓憑為宋康王舍人,妻何氏美,王欲之,捕舍人,筑青陵之臺。何氏作《烏鵲歌》以見志:“南山有鳥,北山張羅;烏自高飛,羅當奈何!”“烏鵲雙飛,不樂鳳凰;妾是庶人,不樂宋王。”遂自縊。
這個故事以韓憑夫妻間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正反兩方面人物相互映襯,宋康王越是殘暴,何氏越顯得堅貞;韓憑夫妻愛情越深厚,宋康王越顯得兇狠殘暴。在這種對比襯托之下,正反兩方面人物在相愛與破壞相愛的斗爭中,人物的生動性和人物性格的完整性獲得了完滿實現。結尾部分的浪漫主義描寫,對后代的愛情題材文學作品產生了不小影響。
上一篇:《魯迅·雪》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魯迅》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