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事物之間的對比,說明事物的本質和特征。是說明文常用的方法之一。也叫比較說明。其特點是利用事物之間既互相聯系又互相區別的特點,使讀者準確、深刻地認識事物。對比說明往往采用橫比和縱比兩種。橫比,是用與說明對象同類或不同類的事物來進行比較。縱比,是同一事物在不同時期的情況對比。
例如《十萬個為什么》:“牛郎星和織女星都是比太陽還要巨大的星球。牛郎星的體積比太陽大二倍,表面溫度比太陽高2000℃,發出的光線比太陽強60倍。織女星的表面溫度接近10000℃,比太陽的溫度還要高3000℃以上。”這是同類事物的比較,即橫比。而呂叔湘的《語言的演變》一文中,對古今字義的差別就采用了縱比的方法。例如,同是一個“涕”字,它卻在不同歷史時期有不同含義:戰國時它當“眼淚”講;漢代時卻是“鼻涕”的意思。通過對比,可以看出中國語言的演變。
運用對比說明,要盡可能選擇那些大家熟悉的易于理解的事物做對比;要找出具體事物與被比事物之間可以相比的地方。否則,就不能達到說明的目的。
上一篇:對比法的寫作手法
下一篇:對照式結構的寫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