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比較、對照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鮮明突出,論點更加深刻、正確來安排材料。是文章常用的結構方法之一。其特點是讓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等在相互對照中顯現。
例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前一部分作者描繪了有無限情趣的百草園:“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組成了一幅旖旎多彩的風景畫。而百草園中的小生靈更有意思:鳴蟬在“長吟”,油蛉在“低唱”,蟋蟀在“彈琴”,還有斑蝥屁股噴煙霧。字里行間洋溢著小孩子天真好奇,輕松活潑的情趣。后一部分敘寫束縛著孩子個性發展的三味書屋:繁瑣的禮節,枯燥的學習,嚴厲的責罰,難懂的古書。這樣在前后強烈的對比中諷刺和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并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對青少年兒童心靈的摧殘。
運用對照式結構必須選用兩種根本對立的事物或思想、觀點的材料,同時在字里行間滲透著作者的褒貶、愛憎之情。
上一篇:對比說明的寫作手法
下一篇:小品文的寫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