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的解釋|館的意思|“館”字的基本解釋
館是一個會意兼形聲的字。左邊的食字旁表示它的意義,說明館是給人提供飲食的地方;右邊的官字既表示它的讀音,又指在館內飲食的人。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道:“館,客舍也。”意思是,館就是接待賓客的房屋。館是古代官府所辦,用來接待外出辦事的官員和差吏,相當于現在的賓館或招待所。
古代館驛的設置,自有它的規律。《周禮·地官》中寫道:“五十里有市,市有館,館有積,以待朝聘之客。”這段話告訴我們,古代每五十里有一集市,集市上有驛館,驛館里有糧草,用來接待外出往返的官吏和朝拜、問候他們的賓客,也包括他們所用的馬匹。所以,館的本義就是指古代的驛站。
館是用來接待人用的,所以,它也就擴展出了寓居的意思。《左傳·隱公十一年》里有“館于寪(wěi)氏”的說法,意思就是隱公寓居在魯國大夫寪氏的家中。《孟子·盡心下》中說:“孟子之滕,館于上宮。”就是說,孟子到了滕國,滕國在樓上設置館舍接待他。上宮,是指樓房。
館的接待的意思再擴展,就指公共文化娛樂場所或者儲藏、陳列文物的地方。如文化館、體育館、圖書館、展覽館、天文館、博物館等。也指公共飲食娛樂場所,如酒館、飯館、茶館、戲館、旅館等。
館指官府的驛館,也引申為指華麗的住宅。《文選〈懷舊賦〉》中說:“今九載而來歸,空館闃其無人。”意思是說,事隔九年之后才返回,住宅內空空如也,寂靜無人。館指住宅,闃是寂靜的意思。
館也當私塾講。例如,《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中說“家父歷年在外坐館”。坐館就是在私塾教書。這里的館就是當私塾講。館從這個意義再引申,也當教書講。明朝劉宗的《南洲先生傳》里有“先生雖日館貴人”的句子。這里的館字,就是當教書講。
館也是古今官署名。古代有修文館、弘文館,近代、現代有大使館、領事館。
館人,指古代管理館舍、招待賓客的人。館谷,古代指給塾師或者幕友的酬金,也指供給客人食宿。如《水滸傳》第十八回中說道:“但有人來投奔他的,若高若低,無有不納,便留在莊上館谷。”這里的館谷,就是供給來投奔的人食宿。
館閣,是北宋時設立的三館三閣的總稱。北宋時期沿襲唐朝的制度,在朝廷設立昭文館、史館、集賢院三館,另又增設秘閣、龍圖閣、天章閣等三閣,分別掌管圖書經籍和編修國史等事,通稱館閣。明朝時將這些職責移歸翰林院,所以,翰林院也叫館閣。
館也用作地名。館陶縣,在河北省邯鄲市。這個縣就是因為縣城西北有一陶丘,在陶丘的附近有春秋時期的趙國在那里設置的館驛而得名。
館也有著千古絕句。唐代詩人王維的《竹里館》是這樣寫的:“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這首詩寫出了竹林館舍的清靜和詩人的恬靜心情。篁指竹林,嘯是打口哨。
館還用作宮閣名。館娃宮,是古代宮名,傳說是吳王夫差為西施建造,原來的地址在今天江蘇省吳縣靈巖山上。
上一篇:顏的解釋|顏的意思|“顏”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魚的解釋|魚的意思|“魚”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