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文]
六王畢①,四海一②,蜀山兀③,阿房出④。覆壓(⑤三百)余里⑥,隔離天日⑦。驪山北構⑧而西折,直走⑨咸陽⑩。二川溶溶(12),流人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13)縵(14)回(15),檐牙(16)高啄(17);各抱(18)地勢,鉤心(19)斗角(20)。盤盤焉(21),困困焉(22),蜂房水渦,矗(23)不知其幾千萬落(24)。長橋臥波,未云何龍(25)?復道(26)行(27)空,不霽(28)何虹?高低冥迷(29),不知西東(30)。歌臺暖響(31),春光融融(32);舞殿冷袖(33),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34),王子皇孫(35),辭樓下殿,輦(36)來于秦。朝歌夜弦(37),為秦宮人(38)。明星熒熒(39),開妝鏡(40)也;綠云(41)擾擾(42),梳曉鬟(43)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44),焚椒蘭(44)也。雷霆(45)乍(46)驚,宮車過也;轆轆(47)遠聽,杳(48)不知其所之(49)也。一肌—容(50),盡態極妍(51),縵立(52)遠視,而望幸(53)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54)。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55),幾世幾年,剽掠(56)其(57)人(58),倚疊(59)如山;一旦不能有,輸(60)來其間。鼎鐺(61)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62㈣),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63),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64),人亦念(65)其(66)家。奈何(67)取之盡錙銖(68),用之如泥沙?使負棟之柱,多于(69)南畝(70)之農夫;架梁之椽(71),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72),多于在庾(73)之粟粒;瓦縫參差(74),多于周身之帛(75)縷(76);直欄橫檻(77),多于九土(78)之城郭;管弦(79)嘔啞(80),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81)之心,日益驕固(82)。戍卒叫(83),函谷舉(84),楚人一炬(85),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86)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87六)國各愛其(88)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89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90)自哀(91),而后人(92)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93),亦使后人(94)而復哀后人也。
[注 釋]
(1六)王;指戰國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的君王。畢,完結,這里指為秦國所滅。(2一):統一,指秦滅六國,統一了天下。③兀:山高而上平,這里指為了建筑阿房宮,把山上的樹木都砍光了。④出:出現。⑤覆壓:覆蓋,指占地。(6三百)余里:這里用長度來指占地極廣。阿房宮從渭南的靦山到咸陽,宮殿樓閣接連不斷,大約有三百多里長。⑦隔離天日:分隔了天空,擋住了陽光。形容宮殿樓閣的高大。⑧構:動詞,構筑。⑨走:趨向,延伸。⑩咸陽:秦都(古咸陽在驪山的西北)。(11二)川:指渭水和樊川。(12)溶溶:河水盛大的樣子。(13)廊腰:連接高大建筑物之間的走廊,與連接胸、腹的腰相似,所以稱“廊腰”。(14)縵:沒有紋彩的絲織品,俗稱素綢,這里指綢帶。(15)回:迂回曲折。(16)檐牙:屋檐向上突起,好像牙齒。(17)啄:鳥類取食的動作,這里用作比喻。(18)抱:保有,占有。(19)心:這里指建筑群的中心。(20)角:檐牙。(21)盤盤焉:盤旋的樣子。焉,助詞,相當于“然”。(22)困團焉:屈曲的樣子。困,圓式谷倉,這里引申為回環。(23)矗:形容樓閣高聳的樣子。(24)落:座。(25)未云何龍:《易經》有“云從龍”的話,所以人們認為有龍就該有云。(26)復道:在樓閣之間筑成的架空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所以叫做復道。(27)行:通過,經過。(28)霽:雨過初晴。(29)冥迷:模糊不清的樣子。(30)西東:這里借指方向。(31)響:回聲,引申為聲音。這里指歌聲。(32)融融:和煦。(33)舞殿冷袖:在大殿里舞動長袖冷風陣陣。(34)妃嬪(pín)媵(yìng)嬙(qiáng):王宮里等級不同的四類宮女,這里統指六國王候的宮妃。妃地位最高,嬪、嬙次之,媵是古代陪嫁的女子,也可能成為嬪或嬙。(35)王子皇孫:從上下文看,是指六國王候的女兒、孫女。(36)輦:輦車,帝王坐的車子。這里作狀語,用輦車。(37)朝歌夜弦:互文,即“朝夜歌弦”。朝夜,朝朝暮暮,天天。弦:名詞用如動詞,弄弦,彈琴。(38)宮人:宮女,妃嬪媵嬙的統稱。(39)熒熒:閃亮的樣子。(40)妝鏡:供梳妝用的鏡子。(41)綠云:烏云。綠,墨綠、黛綠。(42)擾擾:紛亂的樣子。(43)鬟(huán):環形發髻。(44)煙斜霧橫:互文,即“煙霧斜橫”,煙斜繚繞。(44)椒蘭:兩種香料。(45)霆:劈雷。(46)乍:突然。(47)轆轆:車輪行進的聲音。(48)杳:深遠,引申為無聲無影。(49)所之:即“之所”、“之何”,到哪里去了。之,往。所,何。(50一)肌—容:所有的妃子的容貌。(51)盡態極妍:互文,即“極盡妍態”。極盡,動詞,竭力。妍,美。(52)縵立:久立。(53)幸:封建時代皇帝到某處叫“幸”。妃、嬪受皇帝寵愛叫“得幸”。這里的“幸”,同時包括以上兩種含義。(54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中國,到三十七年(前209年)死,實際只做了十二年皇帝。這里說“三十六年”,是舉其在位年數,形容時間之長,從而突出宮女之多及其不幸。(55)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營,齊楚之精英:這三句是互文,應理解為:燕、趙、韓、魏、齊、楚之收藏、經營、精英。收藏、經營、精英,都借指金玉珍寶等財富。(56)剽掠:搶劫,掠奪。(57)其:代六國。(58)人:民。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所以用“人”代“民”。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國各愛其人”、“秦復愛六國之人”中的“人”,用法與此相同。(59)倚疊:堆積,積累。(60)輸:運。(61)鼎鐺:以鼎為鐺,把寶鼎當做鐵鍋。鼎,名詞作狀語(后文的玉、金、珠用法相同)。鐺,平底鍋。這里用如動詞,意為“當做鍋”(后文的石、塊、礫用法相同)。(62)邐迤:連續不斷這里有“到處都是”的意思。(63)心:指心里所想的。(64)紛奢:豪華奢侈。(65)念:惦念,思念。(66)其:自己的。(67)奈何:為何。(68)錙銖:古代重量名,一錙等于六銖,一銖約等于后來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錙銖”兩字連用,比喻極小的數量。(69)于:比。(70)南畝:這里泛指指田野。(71)椽:放在梁上支架屋面和瓦片的木條。(72)磷磷:水中石頭突立的樣子。(73)庾:露天的谷倉。這里泛指糧倉。(74)參差:長短高低不齊。(75)帛:絲織品的總稱。(76)縷:線。(77)直欄橫檻(jiàn):互文,即“橫直欄檻”。檻,欄干。(78九)土:即九州,指全中國。(79)管弦:簫笛之類是管樂器,琴瑟之類是弦樂器;這里泛指樂器。(80)嘔啞:形容聲音嘈雜。(81)獨夫:專指暴虐無道、眾叛親離的統治者。這里指秦始皇。(82)固:頑固。(83)戍卒叫:指陳涉、吳廣起義。函谷舉:公元前206年,劉邦帶領軍隊先入咸陽,推翻秦王朝,并派兵占須函谷關。(84)舉:拔,攻占。(85)楚人一拒:指項羽在同年(前206)入咸陽,焚燒秦的宮殿,大火三月不息。(86)族:動詞,滅族,殺死合族的人,這里借指王朝的覆滅。(87)使:假使。(88)其:自己的。(89)遞:傳遞,順著次序傳下去。(90)不暇:沒有空余時間,來不及。(91)自哀:即“哀自”。哀,為動用法,為……而哀痛。(92)后人:是指與作者同時代的人,暗指當時的唐敬宗。(93)鑒之:以之為鑒。鑒,鏡子,這里用如意動詞,以……為鏡子。“作為教訓”的意思。這句中的三個“之”,都是指代前文中的秦王。(94)后人:這里指生于作者之后的人。
[譯 文]
六國滅亡了,天下統一了,蜀郡的山林光禿了,阿房宮出現了。(它)占地三百多里,(樓
閣高聳)遮天蔽日。從驪山向北構筑,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陽。(渭水和樊水這)兩條河流滔滔地流進宮墻。五步一座樓,十步一座閣;長廊曲折像寬寬的綢帶蜿蜒前伸,(突起的)屋檐翹起像尖尖的鳥嘴上啄;它們各自按所處的地形(建筑),(那廊腰)像鉤子一般使它們同宮室的中心連成一體,(那檐牙)卻又彼此相向似在互相角斗。(宮中的道路)盤旋屈曲,像進入了蜂房,像陷進了漩渦,(使人)搞不清那高聳的建筑到底有幾千萬座。長橋橫臥在水上,沒有云哪來的蛟龍?樓間通道橫伸在空中,不是雨后初晴哪來的彩虹?(來到這里人們)分不出高低,辨不清方向。宮娥在歌臺上放聲歡唱,傳來陣陣暖流,洋溢著春光般的和煦;美女們在舞殿里展袖起舞,寒氣襲人,似有風雨交加時的凄冷。即便在一天之內,一宮之中(讓人感到)冷暖寒熱都不相同。(六國的)妃嬪、宮女,(諸侯的)公主、孫女,離別了(原來的)樓閣宮殿,用輦車送到了秦國。(她們)天天唱歌彈琴,成了秦王的宮女。(看!)明亮的星星在閃閃發亮,(原來是宮女們)正在打開梳妝的鏡子啊;(看!)烏黑的濃云紛紛擾擾,(原來是宮女們)清晨在梳理發髻啊;(看!)渭水里漲起了一層油膩,(原來宮女們)在倒棄含有胭脂、水粉的洗臉水啊;(看!)煙霧在升騰繚繞,(原來是宮女們)點燃了香料啊。(聽!)雷聲突然響起,使人心驚,原來是宮里的車子飛駛而過啊!(那)轆轆的車輪聲聽起來越走越遠,最后無影無聲,不知道它駛到哪里去了。所有的妃子的容貌,都竭力打扮得格外嫵媚,(她們)長久地站著遠望,盼著皇帝駕臨得到他的寵幸;(可是)有的宮女三十六年都沒能見過(他)一面。燕國、趙國、韓國、魏國、齊國、楚國所聚斂收藏的金玉珍寶,是(六國經歷)多少世代,多少年頭,從本國的人民那里劫掠而來的,堆積得像山一樣;一旦(國家滅亡)不能再占有,(都被秦人)運到了阿房宮里,(在這里)寶鼎被當成鐵鍋,美玉被當成石頭,黃金被當成土塊,珍珠被當成碎石,丟得到處都是。秦國統治者看到這些,也不感到十分可惜。
唉!一個人的心思,(應該顧及)千萬人的心思。秦王喜歡豪華奢侈,(應該顧及到)百姓也都惦念著自己的家。為什么搜刮人民的財物連一絲一毫都不放過,揮霍它時卻像對待泥沙那樣?使得(阿房宮)支撐棟梁的立柱,多于田地里的農夫;架梁的椽子,多于織布機上的工女;門上閃閃的銅釘,多于糧倉的米粒;(房頂上)瓦縫密密麻麻,多于全身衣服的絲縷;縱橫的欄干,多于全國的城郭;樂器的聲響,多于鬧市上人們的聒噪。(他們這樣的揮霍無度)使天下的人,不敢說而只能怒。而暴君的心(卻)一天比一天驕橫頑固。(于是)去戍邊的軍士(陳勝吳廣)一聲呼喊,(劉邦起兵),攻下了函谷關,楚人(項羽)一把火,可憐(那豪華的阿房宮)變成了一片焦土。
唉!滅六國的是六國(自己)啊,不是秦國啊,族滅秦國的是秦國(自己)啊,不是天下的人啊。唉!假使六國的(君王)各愛他們的百姓,那就能夠抵御秦國;假使秦國(統一天下后)也能愛六國的百姓,那么(不僅可)傳到三世甚至可以傳到萬世,誰又能夠族滅得了呢?秦國統治者來不及為自己哀傷,只有后世的人來為他哀傷;后世的人為他哀傷卻不拿他做鑒戒,也會使(更)后來的人再來為后世的人哀傷了。
[鑒 賞]
劉勰在《文心雕龍·詮賦》中說:“賦者,鋪也;鋪采摘文,體物寫志也。”可見賦的寫作,一是體物,二是體志。體物要“鋪”,就是說要鋪陳文采,而這種鋪陳,正是作者抒寫情態的基礎。《阿房宮賦》的第一段描繪宮殿規模的雄偉和建筑的壯麗。第二段描述阿房宮中美女之多,珍寶之富,以此揭露秦始皇的窮奢極欲。第三段在前文鋪敘的基礎上,夾敘夾議,評述“秦愛紛奢”,暴虐百姓,“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終于自取滅亡。第四段總結歷史教訓,告誡當時的統治者:歷代王朝的崩潰,都源于統治者自身的腐朽奢靡,應總結歷史教訓,以秦為鑒。文章一氣呵成,第一段對阿房宮的鋪寫不但想象豐富,夸張大膽,比喻新穎,形象鮮明,而且駢散兼用,錯落有致,音調鏗鏘,和諧悅耳,具有很強的藝術效果,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阿房宮的富麗堂皇,秦統治者的縱欲享樂的,以及對他們榨取人民血汗的殘酷。第三、四段發議論,義正辭嚴,使人讀后為之回腸蕩氣,掩卷深思。
上一篇:《醉翁亭記》文言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陳太丘與友期》文言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