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的解釋|玉的意思|“玉”字的基本解釋
“玉”這個字出現得比較早,三千多年前的商朝人就已經把“玉”字刻寫在甲骨上了。那時的“玉”字像一條線繩串著幾塊玉石片的樣子,一頭還打著結。到小篆時演變成三橫一豎的“玉”字。小篆時的“玉”字沒有點(王),帶點的“玉”字是后來才有的。
古人對“玉石”的認識比較早,也特別鐘愛玉石,認為有光澤的美石才是“玉”,視“玉”為寶。
古人把玉石打制成各種珍貴的玉器,作為天子、貴族朝聘、祭祀、喪葬、敬祖先和神靈時所用,表示珍貴和敬重。
古人把“玉”分為五個種類,名叫“五瑞”。五瑞有:圭、璧、琮、璜、璋等五種玉石。“圭”這種玉石是帝王諸侯護守城池的信物。“璧”這種玉石平圓形,寬邊有孔,是帝王貴族喪葬和諸侯朝見天子或天子召見諸侯時的一種禮器。“琮”這種玉石是方形,中間有孔,也有長筒形的,是古代發兵時的信物。“璜”這種玉石形狀像半圓形,是古代貴族朝聘、喪葬、祭祀時用的禮器。“璋”這種玉石像一塊窄長形的玉石片,頂端斜尖角形,也是古代貴族舉行朝聘、祭祀、喪葬時所用的禮器。
古人按公、侯、伯、子、男分為五等,這五個等級的諸侯朝見天子時,手中都必須拿著屬于自己等級的玉石器具。比如屬于“公”的貴族手拿桓圭玉器,屬于“侯”的貴族手拿信圭玉器,屬于“伯”的貴族手拿躬圭玉器,屬于“子”的貴族手拿谷璧玉器,屬于“男”的貴族手拿蒲璧玉器。“圭”是長條玉石,“璧”是平圓形帶孔玉石。由于玉石具有細膩、潤澤、光亮、潔白、剔透、美麗等特點,所以古人還賦予玉石五種品德:
(一)玉石的光滑溫潤,是仁德的表現;
(二)玉石雖很銳利潔廉但從不割傷別人,這是義德的表現;
(三)玉石能低垂下墜,這是一種禮德的表現;
(四)玉石所發出的聲音能傳揚很遠,這是智德的表現;
(五)玉石色澤透明、潔白,不掩飾瑕疵,這是信德的表現。
仁、義、禮、智、信,這是中國兩千五百年前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所倡導的人類所應該遵循的五種美好道德標準。
中國有句俗話叫“玉不琢不成器”,意思是一塊玉石不經過雕琢加工,它不會成為器皿的,比喻一個人如果不學習就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
由于“玉”的潔白美麗和它的許多美好的特點,后來人們就把它用在比喻人的美好情操上,比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意思是寧愿像玉那樣粉身碎骨,也不愿意像瓦那樣保全自己的生命。這里的“玉”已升華為高尚、純潔、亮麗的象征。
成語中形容一個女子身材細長秀美或花木挺拔時叫“亭亭玉立”。形容占有很多財寶叫“金玉滿堂”,其中的“玉”含有財富的意思。比喻非常寶貴的勸告叫“金玉良言”,其中的“玉”字含有珍貴的意思。比喻華麗的衣服和珍異的食品叫“錦衣玉食”,其中的“玉”字含有名貴珍美的意思。
中國還有一句成語叫“化干戈為玉帛”,干戈是古代的武器,玉帛是玉器和絲織品,是古代國與國之間交際時用的禮品,意思是把戰爭變為和平。
以“玉”字組成的詞還有很多,比如尊稱別人的照片為“玉照”;尊稱對方的言詞書信為“玉音”;希望對方辦事能成功尊稱“玉成”。尊稱女子的手和臉為“玉手”、“玉顏”,其中的“玉”都含有潔白美好的意思。
上一篇:率的解釋|率的意思|“率”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瓦的解釋|瓦的意思|“瓦”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