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的解釋|商的意思|“商”字的基本解釋
“商”字在小篆中的字形表示什么意思,學者們至今還沒有一個較為一致的意見。許慎認為“商”是個形聲字,聲符“章”有省略,商的本義是揣測、估量。但從甲骨文和金文來看,章省聲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甲骨文、金文中的商字都沒有“章”這樣的聲旁。
有人認為甲骨文中的“商”字像燕子之形,本義為燕子。在殷人的祖源傳說中,他們的始祖契(xiè)是其母吞燕卵而生的。這一傳說在中國最古老的詩集《詩經》中就有記載,《史記·殷本紀》的記載更為詳細。說契的母親叫簡狄,有一天簡狄姐妹三人到湖中洗澡,有只燕子從頭頂飛過,掉下一只卵,簡狄拿過來吃了,于是便懷孕生下契。由于殷人自認為是燕子的后代,故以燕子義的“商”作為他們的族稱。說甲骨文中的“商”字像燕子之形,這比較勉強。而且在古代文獻中也找不到“商”字有燕子義的證據。
有人認為“商”的本義為殷人的族稱。還有人認為“商”的本義為商星,商星即二十八宿中的心宿,又叫辰星、大火星,是殷人崇拜的星神。甲骨文中的“商”字像一個底座上插放著火把的形狀,殷人祭祀大火星時以此作為大火星的象征。在有的“商”字中還點綴了兩個或四個星星,表意尤為明顯。殷人崇拜商星,故以商星作為他們的族稱,進而又成為他們統治的朝代的名稱。
據《左傳·昭公元年》記載:從前高辛氏帝嚳有兩個兒子,老大叫閼伯,老二叫實沈,他們居住在開闊的山林,但弟兄兩個不和睦,經常動用干戈,互相征討。帝嚳對他們予以懲罰,將老大閼伯遷到一個叫商丘的地方,讓他主掌商星,商民族因此而奉祀商星;弟弟實沈被遷到一個叫大夏的地方,讓他主管參(shēn)星。弟兄兩個永世不再相見。這是一則關于殷人崇拜商星的神話。商星在東,參星在西,此出彼沒,永不相見。
商很可能是因傷殘之傷而得名的,兄弟互相傷殘,故謂之商。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在《秋聲賦》中說:“商,傷也。”可知商有傷殘的含義。古代將宮商角徵羽五音與四季相配,商音配秋。秋至而草木凋零,草木凋零在古人看來是神靈殘殺的結果。商的傷殘義與秋季的萬物傷殘景象相一致,故以商音配秋。商音以悲傷哀怨為基調。東晉陶淵明《詠荊軻》詩云:“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這都反映了商音悲傷的特征。
由于參星與商星永不相見,故后世用“參商”比喻親友隔絕,不能相見。如曹植《與吳季重書》中有這樣的句子:“面有逸景之速,別有參商之闊。”這是說見面的時間總覺得很短,分別的時間則很長很長。杜甫《贈衛八處士》詩中寫道:“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參商”也比喻雙方不和睦。魯迅在給林語堂的信中說:“因環境之異,而思想感覺遂彼此不同,……故必參商到底,無可如何。”也可以說成“商參”。
由于商音與秋相配,故人們用“商”指代秋天。如稱秋天為“商秋”,稱秋風為“商風”,稱秋聲為“商聲”,稱秋天的氣息為“商氣”,等等。
商王朝滅亡以后,商族人的土地為周人所奪,商族人被迫以經商為生,所以后來把經商的人稱為“商人”。古代商務大都采取以物易物的實物交換方式,實物交換須對雙方的物品價值作出評估,所以商又有估量、商討的意思。
上一篇:司的解釋|司的意思|“司”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因的解釋|因的意思|“因”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