邑
“邑”是會意字。甲骨文會人居住的地方之意。金文大致相同。小篆整齊化。隸變后楷書寫作“邑”。
《說文·邑部》:“邑,國也。從囗,先王之制尊卑有大小,從卪。凡邑之屬皆從邑。”(邑,國。從囗;先王的制度,(公、侯、伯、子、男)尊卑(不同),有(不同)大小的(疆域),所以從卪。大凡邑的部屬都從邑。)
“邑”的本義是國都。如《詩經·商頌·殷武》:“商邑翼翼。”后來一般的市鎮也可以稱作“邑”。如蘇洵《六國論》:“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也指封地。如《晏子春秋》:“景公賜晏子邑,晏子辭。”
上一篇:《輸》字義,《輸》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輸》
下一篇:《階》字義,《階》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