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的解釋|獅的意思|“獅”字的基本解釋
“獅”字是一個形聲字,它的左邊是一個“犬”字,“犬”字作偏旁的時候就寫成“犭”,我們通常稱它為“犬字邊”。它表明這個字的本義和獸類有關。這個字的右邊是個“師”字,是聲旁,表示這個字的讀音。這個字的年代比較晚,漢代產生的《說文解字》里面沒有這個字,直到宋代的《廣韻》一書里才發現這個字。
“獅”字的本義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獅子”。是一種很兇猛的野獸。《穆天子傳》稱它“日走五百里,食虎豹”,連老虎和豹子都是它的口中食,可見它兇猛異常。而且吼聲如雷,驚天動地,所以,被世人譽為百獸之王。它產于非洲和亞洲西部。現在的斯里蘭卡共和國,她的梵文音譯,就是“獅子國”。從這個名稱,我們就可以猜想得到,那里一定盛產獅子。
獅子在中國受到尊敬,是因為它與佛教有著極其親密的關系。佛教經典《大智渡論》中說:“佛為人中獅子”。獅子是獸中之王,佛祖就是人中之王。所以佛祖的很多東西都和獅子有關。佛祖的坐席叫獅子座;佛祖講經,聲音洪亮,震動世界,所以叫獅子吼。據《傳燈錄》記載:佛祖釋迦牟尼誕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云:‘天上天下,惟我獨尊。’”當佛教傳入中國的時候,獅子這個概念也跟佛教一起來到了中國。人們對佛教有相當的信仰和尊敬,理所當然地也對獅子給予了相當的尊敬。
在江蘇的蘇州市,有一座著名的園林,叫獅子林。這是元朝至正年間佛教的天如禪師講經的地方。他剛開始建筑這座園林的時候,就做了精心的設計:在園中放上許多奇奇怪怪的石頭,形狀像是大大小小的獅子,而且取名就叫獅子林。
宋朝的大文學家蘇軾有一個好朋友,叫陳季常。陳季常喜歡佛教,自稱“龍丘先生”,經常跟別人一起談論佛理。他的妻子姓柳,娘家是河東地區很有名望的大家族。柳氏在家非常霸道,陳季常很害怕他的老婆。有一次,蘇軾寫了一首打油詩給陳季常,詩中寫道:“龍丘居子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因為陳季常喜歡談佛,“獅子吼”正是佛教語言,蘇軾正是用佛教語言跟陳季常開了個玩笑。蘇軾這首不經意的打油詩,成了流傳后世的成語,“河東獅吼”。一方面諷刺了那些非常兇悍的潑婦對丈夫的態度,也諷刺了那些怕老婆的男人。
作為獸中之王的獅子,是威猛和高貴的象征。所以,在我國古代,帝王將相的宮殿、府衙的門前陳列一對石獅子或銅獅子,就是不可缺少的了。這獅子既表示了王權的神圣,又顯示了主人身份的高貴。根據高林生先生在《金鑾殿前話雙獅》一文的記載:門前的一對獅子,是很有講究的。坐在門右邊的是雄獅,雄獅腳下踩著一個球,這叫“獅子滾繡球”。這個球,既是權力的象征,又是統一寰宇的象征。坐在門左邊的是雌獅,雌獅的腳下踩的不是球,而是一個小獅子。這叫“太師少師”。這個小獅子象征著子子孫孫繁榮昌盛。另外,獅子頭上的疙瘩多少也是很有講究的。凡是官位是一品的官員,府第門前的獅子,頭上有十三個疙瘩,這叫“十三太保”。而一品以下的官員,每低一級,獅子頭上就要減少一個疙瘩。七品以下的官員就不準在門前陳列獅子了。
上一篇:牢的解釋|牢的意思|“牢”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獅的解釋|獅的意思|“獅”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