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的解釋|世的意思|“世”字的基本解釋
“世”字最早出現在金文中。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三十年叫一世,一世就是父子相繼,所以,“世”字就由“卅”字延長它的末筆而成。
父子相繼為一世,一世也叫一代。如唐朝時期的文學家柳宗元在《捕蛇者說》里說道:“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是說有一家姓蔣的以捕蛇為生已經三代了。“三世”就是三代。成語“世代相傳”、“流芳百世”、“四世同堂”中的世字都當“代”講。
“世”字代代相承的意思,表現在很多方面,如世襲,就是世代繼承帝位、爵位或者領地;世業,就是世代相傳的事業;世交,就是兩家世代有交情,也叫世誼、世好;世醫,就是世代行醫、代代相傳的醫生;世親,就是幾代都有親戚關系;世祿,就是古代貴族世代享受的俸祿,也指這種世代受祿的制度。
“世紀”這個詞,在古漢語中,指的是記錄帝王世系也就是帝王世代相承的書。如晉朝的皇甫謐著有《帝王世紀》一書,記載的就是上古以來歷代帝王的事跡。也特指每一百年為一世紀的計年單位,它是耶穌基督紀元也就是公歷紀元的百年分期,如20世紀、21世紀等等。
世的意義也可以擴展到時代、社會、人間。如“世間”就是社會上,“世俗”就是社會風俗,“塵世”就是指人間。“世界”一詞,在古代漢語中指的是人間,例如,唐朝岑參的詩《登慈恩寺塔》,里面有兩句是:“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它是說慈恩寺塔很高,登上塔頂,人頓時覺得超出了人間,一路攀登的時候,那磴道就好像懸在空中。后來,“世界”一詞也用在某些抽象的意義上,表示某一領域,某種活動范圍,如“內心世界”、“兒童世界”、“童話世界”等等。現在,“世界”又指地球上所有的地方,如“周游世界”、“世界地圖”等等。“世外桃源”一詞,出自晉朝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文中描寫了一個與世隔絕、生活安樂的美好社會,寄寓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后來人們用它來比喻美好境界和虛幻的理想。
世尊,是佛教對釋迦牟尼的尊稱。佛經說釋迦牟尼具備眾多功能,能給人世間帶來利益,創造財富,于世獨尊,所以稱為世尊。
世字,不僅能夠組成許許多多的成語、詞語,還有著傳喻后人的故事。“世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的典故,就是其中一例。
這個故事發生在魏晉時期。當時,魏國的司馬氏和曹氏爭奪政權,官僚階層勾心斗角,有名望的人很少能保住身家性命。阮籍是當時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他有見識有抱負,才華橫溢;但是他傲視權貴,酷愛飲酒,放蕩不羈。魏明帝時,曹爽做輔政大臣,召他做參軍,他看到曹爽與司馬懿爭奪政權,就托病推辭,后來,曹爽被司馬懿誅殺滅族,眾人都佩服他的遠見。司馬昭曾想為兒子司馬炎也就是后來的晉武帝向阮籍求親,因阮籍一連兩個月喝的爛醉如泥而罷休。有一次,阮籍登上廣武城,觀看當年楚漢相爭時劉邦和項羽交戰的地方,懷古傷今,感嘆道:“世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意思是,世上沒有真正的英雄拋頭露面,就使那些無知的小兒成了名。阮籍的這句話后來成了一句成語,形容某個人的出名主要是由于時勢造成,而不是真的才能出眾。
上一篇:齒的解釋|齒的意思|“齒”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丘的解釋|丘的意思|“丘”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