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的解釋|蟲的意思|“蟲”字的基本解釋
“蟲”字出現(xiàn)得很早。據(jù)說從前有一個縣官,審判案子不明是非,老百姓都很怨恨他,把他叫做“糊涂蟲”,并且還作了打油詩來諷刺他。縣官不知道這是諷刺自己,反而下令捉拿糊涂蟲,而且下令在三日之內(nèi)務必捉到三個糊涂蟲,少一個也不行。公差們發(fā)現(xiàn)一個人頭頂包袱,騎在馬上,感到很奇怪,就問:“你為什么不把包袱放在馬身上?”那人回答說:“我擔心馬馱得太重,頂在我頭上,可以節(jié)省馬力。”公差一聽這話,就說:“這個人可以算是一個糊涂蟲了,帶他去見官!”公差們走到城門口,見一個人手拿竹竿想進城,豎著拿城門太低,橫著拿城門太窄,就是進不去。公差們只好先拿兩個去交差。縣官聽了公差們的報告,對拿竹竿的說:“你為什么不把竹竿鋸成兩節(jié)拿進來?”公差們一聽,說:“報告老爺,第三個糊涂蟲查到了。”縣官忙問:“是誰?快給我拿來!”公差們說:“等下一任縣太爺來了,我們就把他抓起來。”我們通常說一個人糊涂,就把他叫做糊涂蟲。為什么把他叫做蟲呢?
現(xiàn)在通常寫的“蟲”字是個簡化字,它的繁體字“蟲”,是由三個“蟲”字組成。這叫重形字。“蟲”字為什么是三個蟲子疊在一起的呢?這是因為小蟲子好聚堆兒,三個“蟲”字疊在一起,像是許多小蟲子聚在一起蠕動的樣子。人們把小蟲子稱為昆蟲。“昆”的意思是眾多,所以人們把喜歡聚在一起的蟲子叫做“昆蟲”。蟲有多種分類。古人說:“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zhì)。”意思是:有腿的蟲子叫做“蟲”,沒有腿的蟲子叫做“豸”。這是根據(jù)有腿沒腿的特點所作的區(qū)別。“蟲”字的使用,已經(jīng)超出了昆蟲的范圍,甚至也超出了動物的范圍,把人也包括在其中了。所以,糊涂人也可以叫糊涂蟲了。在古代,“蟲”這個詞的表義范圍是很大的。所以人們稱老虎為大蟲,把蛇叫做長蟲。現(xiàn)在我們所說的蟲,一般都指昆蟲,蟲的詞義顯然是縮小了。
從文字上看,用“蟲”字作偏旁的字大都與蟲有關。“雖”的繁體字寫法是“雖”,這是一個形聲字,左下角是個“蟲”字,表示這個字的意義和蟲子有關。其余的部分是一個“唯”字,是表示這個字的讀音。這個字的本義指的是一種像蜥蜴卻比蜥蜴大而且身體有花紋的蟲子,后假借為連詞“雖然”的“雖”,它的本義反倒被人們忘記了。
“蠱”這個字,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解釋說:“取百蟲入甕中,經(jīng)年開之,必有一蟲食諸蟲,即此名為蠱。”意思是:抓來許多蟲子,放在一個大甕中,不給它們?nèi)魏纬缘臇|西,它們在饑餓的狀態(tài)下,就會互相吃。過一年以后再打開蓋子來看,可能就只剩下一條最厲害的蟲了,它把同類們?nèi)汲缘袅恕0堰@條蟲就叫做“蠱”。“蠱”的毒性最厲害。所以,讓人迷惑、中毒而又不自覺就叫做“蠱惑”。自然界中有一種有趣的現(xiàn)象,叫“海市蜃樓”。“蜃”是廣義的“蟲”的一種,就是大蛤蜊。古人認為小的蚌類叫蛤,大的蚌類叫蜃。古代人誤以為這種奇異的自然景象是大蛤蜊吐出的氣所形成的,所以把它叫做“海市蜃樓”。
上一篇:藏的解釋|藏的意思|“藏”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銜的解釋|銜的意思|“銜”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