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米養親是什么意思
【典源】 漢·劉向《說苑·建本》:“子路曰:‘負重道遠者,不擇地而休;家貧親老者,不擇祿而仕。昔者,由事二親之時,常食藜藿之實,而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沒之后,南游于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鐘,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食藜藿為親負米之時,不可復得也?!薄犊鬃蛹艺Z·致思》亦載。
【今譯】 孔子的弟子仲由 (字子路、季路)說:“背負重物走遠路的人,顧不上選擇地方才休息; 家境貧窮而敬養父母的,不會計較俸祿多少才做官。從前我侍奉二老,常常自己吃粗劣的飯菜,而從百里之外背米回來給他們吃。父母去世后,我南游楚國為官,車馬眾多,糧米充裕,想再回到那吃粗食為父母背米的時候,卻已是不可能的了?!?/p>
【釋義】后以此典指孝敬奉養父母。
【典形】 負米、負米百里、負米供親、負米歸、負米養親、恨深負米、華轂之哀、季路孝、南游之嘆、負米萬里、貧負米、負米勤。
【示例】
〔負米〕 宋·蘇軾《伯父送先人下第》之十一:“乞墦何足羨,負米可忘艱?!?/p>
〔負米百里〕 清·顧炎武《吳興行贈歸高士祚明》:“高堂有母兒一人,負米百里傷哉貧。”
〔負米養親〕 宋·陸游《生日子聿作五字詩為追懷先親》:“負米養親無復日,蓼莪廢講豈勝悲。”
〔恨深負米〕 唐·楊炯《大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恨深負米,榮暨擊鐘。”
〔華轂之哀〕 南朝梁·江淹《蕭太傅謝追贈父祖表》:“雖慚曾輿喬木之敬,實抱仲路華轂之哀?!?/p>
〔季路孝〕 金·元好問《送欽叔內翰》之二:“古稱季路孝,負米曾百里?!?/p>
〔南游之嘆〕 唐·駱賓王《上吏部裴侍郎書》:“見高堂九仞,曾參負北向之悲; 積粟萬鐘,季路起南游之嘆?!?
上一篇:謫仙人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賜墻及肩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