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的解釋|本的意思|“本”字的基本解釋
“本”字從金文形體看,是在木的根部加上圓點來指明樹根的位置所在,以加重根部,強調根本。小篆在金文的基礎上把下邊的圓點變成了一短橫。《說文解字》解釋說:“木下曰本。”就是說木指樹木的下部,也就是根,木下邊的一短橫是表示一種記號或標志,表示這個地方就是本。這就是本字的本義。同樣的,在“木”上增加一橫就是“末”,與“本”相對,是樹梢的意思。成語“本末倒置”就是比喻把事物的主次位置弄顛倒了;“舍本逐末”則比喻處理問題丟掉根本,只抓枝節。
史書《國語》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晉國的晉獻公打敗了驪戎國,殺了驪戎國君驪子,把驪子的女兒驪姬留下并帶回晉國,立為夫人。驪姬生了兒子奚齊,就請求晉獻公把太子申生、公子重(chónɡ)耳、夷吾都趕走,讓奚齊留在國都,還打算以后立他為太子。晉國大夫史蘇對大家說:“……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滅禍不自其基,必復亂。”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砍樹不從根上砍,肯定會再生新芽;消滅禍亂不從根本上做起,肯定還要再生新的亂子。如今君王殺了驪子卻留下驪子的女兒,還立為夫人,又縱容她的欲望,這就是災禍的根基。這個故事里所引用的“本”就是指樹木的根,是本義。
本字由指樹木的根擴展,它也指人體的有關部位,如“舌本”就是“舌根”。
“本”由具體的所指引申,它也可以指抽象意義的“根本”、“根基”,如溯本窮源,就是往上游尋找發源的地方,比喻往上追求歷史根源。這里的本字就是當“根本”講。“本人”、“本國”、“本部”、“本鄉本土”里的本字,是指中心體的或者自己方面的。
本指根本、根基,從這個意義引申,本也有“本來”、“原來”的意思。相傳三國時曹丕當了魏國皇帝,他嫉妒弟弟曹植的才華,想借故把他殺了。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做出一首詩,否則就殺死他。曹植應聲說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首詩后人稱為《七步詩》,全詩用比喻的手法來形容骨肉相殘。豆子和豆秸本來是同根所生,而今豆秸在鍋下面燒著鍋里的豆子。后人說到兄弟相殘時,往往引用這個“煮豆燃萁”的故事。
本由根基、根本的意義又可以引申出“依據”、“根據”的意思。演戲的依據是“劇本”,唱戲的依據是“唱本”。到了“書本”、“賬本”、“筆記本”中,“根據”的意義虛化了,凡是裝訂成冊的東西都叫“本”,所以本也引申為書冊的計量單位,如五本書、三本畫冊。封建時代臣子給皇帝的奏章叫“奏本”。
“本”也指經營工商業的本錢,叫本金或者母金,如資本、工本、虧本、一本萬利等等。唐代大作家韓愈在《柳子厚墓志銘》中有這樣的話:“其俗以男女質錢,約不時贖,子本相侔(móu),則沒(mò)為奴婢。”意思是說:當時的習俗是用男人和女人做抵押換錢,到了期限無力贖回,而利錢已積累到和本錢相近,那么就把此人降為奴婢。這里的“子”是利錢,“本”是本錢。
上一篇:朝的解釋|朝的意思|“朝”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桃的解釋|桃的意思|“桃”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