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的解釋|朝的意思|“朝”字的基本解釋
就“朝”字在甲骨上的寫法,20世紀初甲骨文字學家羅振玉先生解釋說:這是“朝暮”的“朝”字,太陽已經從草叢中升起來,而月亮還沒有落下去,它的本義應該是“早晨”。而對小篆的“朝”字,《說文解字》說:“朝,旦也。”意思是,“朝”就是“旦”的意思,“旦”就是早晨。
成語“朝三暮四”,原來表示一種欺騙的手段,后來逐漸引申為反復無常。“朝氣”,本指早晨的清新之氣,現在多用來表示奮發有為的精神,“朝氣蓬勃”就是這個意思。“朝不謀夕”,意思是只能顧眼前,來不及作長久打算,形容情況十分危急,也可以說成“朝不及夕”、“朝不慮夕”,最經常的說法是“朝不保夕”。中國有一個著名的美學家,他的名字經常被人念作“王朝(cháo)聞”,其實應該念作“王朝(zhāo)聞”。“朝聞”這兩個字是有出處的,它出自《論語》篇中孔子的名言,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早晨聽到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值得的。
早晨是一天的開始,所以“朝”又有“開始”的意思。《尚書大傳》說:“自正月盡四月為歲之朝”。意思是說:從正月到四月是一年的開始。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意思是朝朝暮暮都像過節一樣。形容生活豪華奢侈或無休止地尋歡作樂。《初刻拍案驚奇》十五回中有:陳秀才又會吟詩作賦,又極會溫存幫助別人,很能迎合那些演劇唱歌的人;也沒有一個不喜歡陳秀才的,這是陳秀才的享受、快樂,果然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封建帝王接受大臣的覲見、聽取他們的工作匯報并處理政事,一般都在早晨。所以“朝”字又引申為“朝見”的意思。這時凡是由“朝見”引申出來的詞,一律都讀作cháo。與此有關,帝王接受朝見叫“上朝”,處理政事的地方就叫“朝廷”,簡稱為“朝”;這個“朝”又可以作為中國封建時代中央政府的代稱。
由“中央政府”的代稱又引申為整個王朝,中國歷史上的夏朝、商朝、周朝、漢朝等等的“朝”字,都是指整個封建王朝。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一個封建王朝,不同的皇帝執政的時期,也可以稱為不同的“朝”,我們通常所說的“三朝元老”,是指一個大臣做官的時間特別長,經歷了幾個皇帝的執政時期。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蜀相》一詩中,有這樣兩句:“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里的“兩朝”,分別指三國時期的蜀漢先主劉備和后主劉禪。意思是說:諸葛亮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謀劃統一天下的大計,先后輔佐劉備開創江山又輔佐劉禪鞏固江山,盡心竭力,鞠躬盡瘁,體現了一個老臣忠誠的心。
在中國歷史上有“南北朝”和“六朝”的說法。六朝是指三國時期的吳國,后來的東晉,再加上宋、齊、梁、陳,所以把它們叫做“六朝”。由于宋、齊、梁、陳先后在中國南方建立政權,又叫南朝;而北魏、北齊、北周先后在中國北方建立政權,又叫北朝;合稱為南北朝。所以嚴格說起來南北朝和六朝并不是一回事,這需要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引起注意。
上一篇:晴的解釋|晴的意思|“晴”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本的解釋|本的意思|“本”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