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的解釋|洗的意思|“洗”字的基本解釋
“洗”字是一個形聲字,左邊的三點水是它的形旁,表明這個字的本義和水有關;右邊的“先”字是它的聲旁,是標明讀音的。《說文解字》說:“洗,灑足也。”“灑”字有多種讀音,意義各不相同。當“洗滌”講的時候讀“xǐ”;“灑足”就是洗腳。《漢書·黥布傳》記載黥布去見劉邦,“漢王方踞床洗”,也就是劉邦正坐在床上洗腳,一邊洗腳一邊接見黥布。
在先秦時期,表示洗滌這個動作的詞有很多,洗不同的部位就用不同的動詞。“沐”是洗頭;“浴”是洗身體;“沬(huì)”是洗臉;“澡”是洗手。現在“沐浴”已經合成了一個詞,“沬”字也比較冷僻,不常用。“洗”字的使用空間得到了大大的拓展。
從唐朝開始,流行一種“洗兒”的風俗。也就是在嬰兒出生后第三天或者嬰兒滿月的時候,召集親朋好友,替嬰兒洗身體。據唐《金鑾密記》記載:在天復二年的時候,皇上正好在岐山視察,公主生下來第三天,就進行了“洗兒”的儀式。這種風俗到了宋代就更為盛行。據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一書的記載:到了嬰兒滿月的那一天,要大擺宴席,招待賓朋,叫做“洗兒會”。把嬰兒洗浴完畢,還要剃掉胎發,然后向在座的所有客人致謝,一直要熱鬧到筵席結束。另據《資治通鑒》記載,唐朝天寶十年,正趕上安祿山過生日,因為安祿山認楊貴妃為干娘,所以唐玄宗和楊貴妃賞賜安祿山很多東西。三天以后,楊貴妃召安祿山進宮,用錦繡絲綢作了一個大襁褓,把安祿山裹在里面,然后讓宮女們用彩車拉著走。唐玄宗聽到后宮里的歡笑聲,問發生了什么事?宮女們說:貴妃在洗祿山兒。唐玄宗親自前往觀看,也大為高興。當然,這只是一種游戲,但也說明了這種風俗的普及程度。
洗滌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污垢。有些污垢不是只用清水就可以洗干凈的,還需要洗滌劑。人類最早使用的洗滌劑是草木灰。《周禮·內則篇》說:“冠帶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浣。”意思是:不管是帽子臟了還是衣服臟了,都要和“灰”一起洗滌。這是利用草木灰中的碳酸鉀來洗掉衣帽上的油污。直到現在這種方法在民間還時有應用。
繼草木灰之后,中國的民間開始使用“肥皂”。不過,那時的肥皂和現在的肥皂完全不同,據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一書中的記載,那是用皂莢磨碎制成的,團成橘子一樣大小,叫做“肥皂團”。皂莢有很強的去污功能,所以很早就被民間用來做洗滌劑。
作為洗滌劑的肥皂,也有人把它叫做“胰子”。但它們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胰子是以動物的胰臟為主要原料制成的高級洗滌劑。早在魏晉時期就被用作宮廷里的洗滌劑了。胰子和肥皂相比,刺激性小,因為胰腺中含有多種消化酶,可以分解脂肪和蛋白質,所以不僅有一般的去污功能,還可以除去奶跡、血跡等等。另外,由于酶的作用,胰子還可以保護皮膚滋潤,起著抗皺美容的作用。今天,胰臟在醫藥上用來提煉胰島素等藥物,不再用作一般洗滌之用了。
上一篇:法的解釋|法的意思|“法”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溫的解釋|溫的意思|“溫”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