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乘風破浪》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乘風破浪:chéng fēng pò làng
詞源:《宋書·宗愨傳》:“愨年少時,炳問其志, 愨曰:‘愿乘長風, 破萬里浪。’”
詞由:南朝劉宋時有個人名叫宗愨,從小就胸懷大志。有一次,他的叔父宗叔問他將來準備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他慨然地回答:“一定沖破萬里浪濤的困難險阻,順著社會的潮流,干出一番事業來。”他愛好武藝, 而又非常勇敢。有一件小事很能說明他有勇有膽: 他十四歲時哥哥宗泌結婚, 有十多個強人趁機行劫, 他挺身而出, 奮力抗擊, 終于把強人趕跑了。后來他從戎作戰, 多次立功, 被提為左衛將軍。
詞義: 憑借強大的風力, 沖破滾滾浪濤前進。乘風:憑借風力;破浪:沖破浪濤前進。比喻不怕艱難險阻,奮勇前進。
書證: 宋·李洪《偶作》:“乘風破浪非吾事, 暫借僧窗永日眠。”《宋史·張順傳》 : “乘風破浪, 往犯重圍。”清·吳趼人《痛史》 第十七回:“且說大隊船只, 乘風破浪, 不日來到厓山。”老舍《語言·人物·戲劇》:“一個小瓜子皮放在水杯中,孩子們就會想到船行萬里, 乘風破浪。”茅盾《子夜》五:“衣船在乘風破浪, 汽車在馳過原野。”
上一篇:成語《烏合之眾》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乘龍佳婿》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