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解釋|好的意思|“好”字的基本解釋
“好”是個會意字,甲骨文里就已經出現了,由女和子兩個字合成。“好”字的字形從甲骨文發展到今天一直沒有太大的變化。
“好”的本義就是女子貌美,長得漂亮。《說文解字》中說:“好,美也。”《戰國策·趙策三》中說:“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紂。”意思是說商代一個諸侯的女兒,容貌很漂亮,因此被選進商紂王的宮中。這里的“好”不能理解為人品很好。
“好”由女子容貌的美好引申到一般事物的美好,成為與“惡”相對的一個意義。人們常說的“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中的“好”就是這個含義。《詩經·周南·關雎》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逑”就是指好的配偶。
東漢時有一個叫司馬徽的人,不談論別人的短處,跟人說話,無論好事壞事都說好。有人問司馬徽平安不平安,他回答說“好”。有人告訴他說兒子死了,他也回答說:“很好”。妻子責備他說:“人家認為你有德行,所以才告訴你,你為什么聽到別人兒子死了,反而也說好呢?”司馬徽說:“像你這句話也很好。”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好好先生”,指那些世故圓滑,沒有是非觀念,凡事都說好的人。
關系好就是友好,因此“好”又由美好的意思引申為關系友好,和睦。《左傳·僖公九年》中記載:春秋時期,齊國的實力在當時逐漸強大起來,成為東方的強國。它一面在向北攻打山戎國,向南攻打楚國;一面在西方的葵丘與各諸侯國會盟,施展著文武兩種策略并用的辦法,企圖爭霸天下。齊侯在會盟時說:“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歸于好。”成語“言歸于好”就出自這里,意思是彼此重新和好。這里的“好”就是友好、和睦的意思。
“好”發展到后來又有了一些虛化的意義,表示很、甚等感嘆的語氣,如在口語中人們常說的“好一會兒”、“好半天”、“好冷”等等;有時也表示效果好的含義,如“好看”、“好玩”、“好吃”等等。
女子容貌美麗自然惹人喜愛,所以好又引申為喜歡、愛好。這個意義的“好”在字音上有了改變,讀hào。成語“葉公好龍”中的“好”就是這個含義。后來人們用這句成語比喻表面上愛好某種事物,其實并不真正愛好。
相傳,春秋時期,楚國的楚靈王特別喜歡纖細的腰身,所以朝中的一班大臣,惟恐腰身肥胖,失去寵信,因而不敢多吃飯,把“一日三餐”減為“只吃一餐”。每天起床整裝,先要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帶束緊;時間長了,一個個餓得頭昏眼花,扶住墻壁才能站起來。一年以后,滿朝文武都面黃肌瘦的。這就是“楚王好細腰”的故事。這個典故告誡人們:當官的如果單憑個人的好惡去提倡或宣揚某事物,往往會造成意想不到的惡果;而下面的人如果不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只是一味逢迎上面的好惡,一味盲從,也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另外,古代的一種圓形有孔的錢幣或玉器,孔外的部分叫做“溝”,孔內的部分就叫做“好”。這個“好”也讀四聲。
上一篇:奇的解釋|奇的意思|“奇”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娥的解釋|娥的意思|“娥”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