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的解釋|煩的意思|“煩”字的基本解釋
“煩”字是一個不好的字眼,人們一看到它,也許就會心里煩。但是,在具有五千年東方文明的中國,它卻具有了高尚的禮貌含義。例如:當人們請求別人幫忙時,總要說上一句“煩請您”或“煩勞您”的話,以表示相煩的敬意;當別人幫助自己辦完某件事后,人們總要說:“給您添麻煩了,真是不好意思。”或者說:“麻煩您了,謝謝您。”的話,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煩”字最早出現在小篆中,由“火”和“頁”兩個字構成。“頁”指人的頭部,“火”是指身體發熱。身體發熱自然就會頭痛。所以,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煩,熱火痛也。”就是說,“煩”是指身體發熱而頭痛。這就是“煩”字的本義。不過,在漢語中,大多運用的是它的引申意思,如“煩躁”,就是煩悶急躁,“煩惱”就是厭煩氣惱,“煩擾”就是攪動、干擾使人心煩等等。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在一首詩中寫道:“不恨玉盤冰未賜,清淡終日自蠲煩。”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我不怨恨皇上沒有給我賞賜,沒有為我加官晉爵,我情愿每天都過著清靜平常的生活,免除煩惱。這里的“煩”就是當“煩悶”或“煩惱”講。“玉盤”是指用玉石琢成的盤子。在古代,封建帝王賞賜大臣,常把賞賜物放在一只盤子上,讓內侍賜給受賞的官員;就是新任命的官員或者又提升的官員,他們的冠帶、官服也是放在盤子上,由內侍端著賜給被任命的官員;“冰”是指潔白純凈、像冰一樣的絲織品或布帛,這里代指賞賜之物和官服;“蠲”是免除的意思。
身體發燒、頭痛會讓人煩悶、煩躁,那么,一個人疲勞過度也會讓人產生煩悶、煩躁的情緒。所以,“煩”也可以指“勞苦”或“疲勞過度”。《孫子·九變》中說:“愛民,可煩也。”意思是說,愛護百姓,就會使感到勞苦。這句話提示出了這樣一個道理:為官者,如果他愛民如子,就會時刻惦記著百姓的衣食冷暖,就會勤政為民,當然是要疲勞過度了。這里的“煩”字,就是當勞苦或者疲勞過度講。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曹植在《洛神賦》中寫道:“日既西傾,車殆馬煩。”意思是說:到了太陽快落山的時候,連馬兒都幾乎要疲勞過度了。這里的“煩”字也是當疲勞過度講。從這個意義引申,“煩”也當“相煩”、“煩擾”講,如“煩勞您”就是“相煩、勞駕您”的意思。
煩躁、煩悶是因為煩人的因素連續或反復出現而造成的,所以,“煩”也有繁多、煩瑣的意思。煩文縟禮,是指繁瑣而不必要的禮節。唐代大詩人杜甫在《蜀相》這首詩是這樣贊頌諸葛亮的:“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意思是說:“(劉備)曾經三次親自到諸葛亮所住的茅屋,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實現統一天下的大計。諸葛亮在輔佐劉備后確實忠心耿耿地開創和輔佐了劉備父子兩朝的基業。這里的“煩”字,是繁多的意思,和“繁忙”、“頻繁”的“煩”字,在意義上是相通的。
上一篇:渠的解釋|渠的意思|“渠”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熟的解釋|熟的意思|“熟”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