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鶴唳》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風聲鶴唳的拼音:fēnɡ shēnɡ hè lì
解釋 鶴唳:鶴的鳴叫聲。形容極端驚慌疑懼或自相驚擾。
出處 《晉書·謝玄傳》:“余眾棄甲宵遁,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十七、八?!?/p>
南北朝時,前秦苻堅率領百萬大軍打算一舉蕩平東晉。然而,在淝水之戰的序曲“洛澗之戰”中即遭慘敗(參“草木皆兵”條)。洛澗大捷極大地鼓舞了晉軍的士氣,于是晉軍水陸并進,在淝水東岸安營扎寨,與秦軍隔水對峙。
由于秦軍緊逼淝水西岸布陣,晉軍無法渡河。晉軍前鋒主帥謝玄就派使者對秦軍前鋒主帥苻融說:“你們長途跋涉卻靠河布陣,這是不想速戰速決。假如你們把戰陣稍微往后擺一點,讓我們的軍隊渡過河,待將士們有了周旋之地,咱們再一決雌雄,不是更好嗎?”秦軍將領都不同意。但苻堅認為可以將計就計,讓軍隊稍向后退,待晉軍剛剛渡過河,立足未穩時,再以鐵騎沖殺,從而取勝。苻融對此計劃也深表贊同,于是就答應了謝玄的要求,指揮秦軍后撤。但秦兵遭前大敗,士氣早已低落,結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陣勢大亂。謝玄率領八千精兵趁勢搶渡淝水,向秦軍猛攻。秦軍陣后也有人暗中大叫:“秦兵敗了!秦兵敗了!”秦兵信以為真,于是轉身爭相奔逃。苻融見情況不妙,急忙騎馬前去巡視陣地,以圖穩住陣腳,不料戰馬被亂兵沖倒,自己也被晉兵殺死。
失去主將的秦兵徹底崩潰,謝玄等乘勝追擊,結果潰逃的秦軍自相踩踏,死尸遍野,連淝水都堵塞不流了。剩下的人丟盔棄甲,倉皇而逃,以至于聽到風聲以及鶴的叫聲,都以為是晉軍追來?;鞈鹬熊迗员救艘仓屑搨?,逃回至洛陽時他的百萬大軍只剩下十余萬了。
例句
賈珍方好,賈蓉等相繼而病。如此接連數月,鬧的兩府懼怕。從此風聲鶴唳,草木皆妖。
上一篇:《防微杜漸》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風馬牛不相及》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