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的量詞使用,詞語解釋
【釋義】 時間單位,用鐘表計時,以十五分鐘為一刻:五點一刻。
【辨析】
1.“刻”是用于度量的物量詞。
2.“刻”偏重于表示某個時刻,在后面加上“鐘”,表示是一個時段。如:長達一刻鐘。
3.“刻”前面的數詞往往用“一”。一般不說“五點二刻、五點三刻”,而說“五點半、差一刻六點”;不說“等了兩刻鐘、三刻鐘”,而說“等了半小時、四十五分鐘”。
4.在古代用漏壺計時,稱為刻漏、漏刻、壺漏;水由播水壺滴入受水壺,受水壺中刻有標記的立箭隨著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顯示時間;一晝夜共分為一百刻,一刻相當于今十四分二十四秒。如:一時三刻。
【搭配】 七點一刻開始、現在是差一刻八點、等了(遲到了)一刻鐘、休息一刻鐘
【例句】
1.“小區內的交通車是七點一刻開走的,現在已經是七點三刻了,只有走路了。”媽媽無奈地說。
2.數學考了一百分鐘,只休息了一刻鐘,又考語文,坐得我屁股都起繭子了。
3.李老師看著滿頭大汗的大丁說:“今天你又遲到了一刻鐘,怎么了?”
上一篇:則的量詞使用,詞語解釋
下一篇:匹的量詞使用,詞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