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牛一毛》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九牛一毛的拼音:jiǔ niú yī máo
解釋 九頭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其微小,微不足道。
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
司馬遷,西漢人,是我國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他寫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漢武帝派遣西漢名將李廣的孫子李陵出征匈奴。李陵帶領五千步兵,與匈奴輾轉相斗,殺敵無數。匈奴舉全國之兵,層層堵截,李陵且戰且退,終因力量懸殊以及缺乏武器而被圍困在山谷內。因為救兵不至,李陵最終戰敗投降,全軍覆沒。
當時,朝廷對李陵的投降一派罵聲,漢武帝詢問司馬遷對這一事件的看法。司馬遷據實陳述,替李陵辯解,不料觸怒了漢武帝,遭受宮刑。恰在這時,任安因為卷入宮廷斗爭,被判了腰斬的死刑。他寫信給司馬遷,希望能幫自己在皇帝面前說說好話。司馬遷于是回了一封信,即著名的《報任少卿書》。司馬遷在這封飽含激情與血淚的信中,敘述了自己投入監獄、遭受宮刑的前前后后,以及自己的身份、處境與心跡。既對自己因地位低下、身份卑賤而無力幫助進行了解釋,又對自己遭受宮刑后竟然還茍活于人世的原因進行了說明。其中說道,自己沒有錢財,沒有背景,沒有地位,是皇帝豢養著玩弄的對象,假如我領受死刑而死,就像九頭牛身上丟失了一根毛,自己的生命微賤得如同螻蟻。之所以選擇用宮刑代替死刑(漢代法律規定,死刑犯可以選擇交錢贖罪,也可選擇用宮刑代替),是因為《史記》尚未寫完,所以只能忍辱負重,茍且偷生。
上一篇:《樂不思蜀》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買櫝還珠》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