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櫝還珠》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買櫝還珠的拼音:mǎi dú huán zhū
解釋 櫝:木匣子。還:歸還。后比喻舍本逐末,取舍不當。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通‘緝’,連綴)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
楚王問墨家學派的田鳩:“墨子是一個聲名顯赫的學者,他自己身體力行地做事還可以,但他的言辭大多卻并不華美,這是為什么呢?”田鳩回答說:“當今世上的言論,都說一些漂亮的話,國君只看到它的華美卻忘記了它的用處。墨子的言論,傳達先王的道理,向人們論述、宣傳圣人的學說,假如文辭過于華美,恐怕人們記下了它漂亮的文辭而忘記了實際的內容,就會因為文辭而損害實際內涵。”
為了說明因為文辭而損害實際內涵的道理,田鳩還舉了兩個例子。其中之一說:楚國有個人到鄭國去賣他的寶珠,做了木蘭匣子,再用肉桂、花椒等香料熏它,還要用珠寶美玉點綴它,用玫瑰裝飾它,再用漂亮的羽毛把它編織起來。鄭國人買了這個裝寶珠的匣子,而把寶珠退還給楚人。這可以稱得上是善于賣匣子,而不可以說善于賣寶珠啊!因為過于講究文辭而妨害了內容,就跟楚人本想賣寶珠最終卻只賣出了匣子,鄭人本應買寶珠最終卻只買了個匣子一樣,舍本逐末,取舍不當,沒有抓住事情的要領。
近義 舍本逐末
例句
像這類買櫝還珠、舍本逐末的事,他沒有少做。
上一篇:《九牛一毛》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
下一篇:《五十步笑百步》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例句